尊重弱者才是强大和文明的表现
(2015-02-24 07:55:40)
标签:
春晚歧视 |
袁晓明/文
在春晚的准备过程中,也许最大的新闻就是,赵本山“歇工”了,也就是说,赵本山今年不上春晚了。
过去这么年,赵本山是春晚的大拿,小品多年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赵本山的小品涉及到多方面的题材,但他在春晚的成名是源于他以残疾人(瞎子)为题材的小品,后来,他的其它几个小品又涉及到糖尿病人,老年痴呆等。除了赵本山的小品含有对残疾人、病人、身体缺陷者的内容,春晚其他节目也都有这样的内容。
今年,赵本山不上春晚了,他发迹时的小品内容并没有带走。公平地讲,赵本山并非是春晚歧视节目的“罪魁祸首”,他无非是提供节目,春晚的审查是一级有一级,因此,主要原因还是在春晚的主办者。更广泛地说,含有歧视内容的节目走红,有社会的原因,观众非常欢迎这样的节目。在更深层次上,这里面有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原因。许多人喜欢看含有歧视内容的节目,并非就是表达有意识的歧视,而是一种“无知的歧视”,在不知不觉中认可了那样的节目。
其实,我并不只是在论断别人,自己在中国大陆出生、长大,在儿童、少年时代,看见歧视残疾儿童的事情,甚至自己也有加入,给残疾同学取外号等。后来,到了美国,才发现,美国社会不仅不歧视残疾人、身体缺陷的人,而是在各个方面为残疾人提供方便,比如,专门的停车位,在公共汽车上有装卸轮椅的设施等,在这些方面,都受到了好的教育。许多与我一样的华人,也都有思想上的转变。前几年,赵本山来美国演出,又上演了一些歧视残疾人的节目,结果遭到华人观众的猛烈抨击,还将其告上法庭。为此,我写下了一篇评论文,发在《新京报》,题目是:
在文中,我写了这样几句话,在这里引述一下:
“赵本山的残疾人段子在大洋两岸引来不同的反应,并非是因为中国文化演变的差异,海外的许多华人看不惯赵本山的看家本事,完全是因为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建立起的价值观念存在差异的表现,即一个社会的强大、进步、文明并不是看这个社会对强者的态度,而要看社会对待弱者的态度,对强者献媚的社会是落后的社会,尊重弱者却是更加文明的社会。
”
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中国大陆在这方面已经有更大的改变,今年春晚以后,新浪博客头条登出博文:
春晚小品嘲笑矮胖女汉子冒犯了谁
对春晚的歧视节目进行炮轰,在其他地方,也看到类似的批评文字。
希望中国大陆不仅消除这些歧视节目,并且对残疾人给予更多实际的尊重。
除了残疾人,还有那许多弱势群体都需要得到应有的尊重。
前一篇:纽约2015庆祝春节烟火
后一篇:美联航93号航班坠毁前的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