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为中国祈祷不是“舶来文化”
袁晓明
我知道,那些以骂人为荣的人永远都会存在,但我相信,越来越更的人愿意就不同的观点进行论争,那才能帮助中国实现民主的制度。有一位网友因为新浪系统的故障,不能留下评论,这位网友发给我一个电子邮件,对我的那篇博客《期望中国也有国家祷告日》提出不同的意见,电子邮件附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那篇博客起源于美国的国家祷告日(The
National Day of
Prayer),而美国的国家祷告日不是政府所定,而是民间组织所倡导和组织的,完全是自愿的性质,只是因为美国的基督徒较多,所以有许多的人参加这项活动。
我有感于美国的国家祷告日,期望中国也有同样的活动,我绝对不期望中国的官方来承认这样的祷告日。我期望中国的基督徒能更多地位中国祈祷,这根本不存在“公开鼓励任何一种宗教”,我也不反对其他的宗教人为中国祈祷,不信神的人也可以期望中国好运气,这应该是一个好愿望,没有什么不好。
在我那篇博客下的攻击,显示出那些攻击者心胸的狭窄,他们都容不得为中国和平发展的祈祷。更显示他们苦毒之心的是,他们谴责我也为美国祷告。
以下这位网友的评论提出了比较理性和有意思的问题。
我前面提到,期望一个祷告日不是鼓励一种宗教,我觉得中国社会需要包容对中国社会有益的宗教。至于“舶来文化”就更没谱了,多少年都有一个毫无根据的说法,即“基督教西方的宗教”,那其实是对基督教的无知,基督教并非起源于西方,西方人接受的了基督教,当然基督教影响了西方文化。准确地讲,西方文明来源希腊文化和犹太文化,后者就是《圣经》。
中国文化的问题就在于表面的谦虚,而骨子里的骄傲,而人永远做不到”自我超越“,自我成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更大的问题的是,近代中国其实是引进了西方的一个文化分支,即社会达尔文以及无神的文化和理念,人自己当成了上帝,人的基本权利来自其他人,人还失去了终极责任,不再有任何的顾虑,彻底的唯物主义让人更加注重物质的享受和现实的世界。一个最大的误解是,许多中国人还以为自己在保护中国文化,其实是在保护西方文化的一个分支。在我看来,一个对中国人无益的分支。对于那些要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他们面临的一个问题是,真正的中国文化传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制度,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讲平等,仅这一条,就与民主之制度不相符合。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宗教会在将来的中国社会有更大的影响,因为在政府与宗教分开的前提下,宗教会更快的发展并对社会有极大的益处。
附:网友的电子邮件
------------------
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