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注:这是过去的一篇文章。最近,关于“婚前守贞”讨论得很热烈,在我看来,浙江大学给学生开设这样的课有积极的意义,只是不要强制学生签协议就是了,浙江大学也没有非得要学生签协议,签不签在于学生自愿,为什么学校不能提倡婚前禁欲呢?实际上,近年来,美国的许多年轻人开始观念回归。)
---------------------
哈佛学生成立禁欲俱乐部?
袁晓明
据美国新闻协会近日报道,哈佛四年级学生情侣莎娜.肯斯拉和加斯亭.马瑞最近成立了一个禁欲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名字叫“真爱革命俱乐部”( True Love Revolution - Home )
很明显,从“真爱革命俱乐部”的名字来看,这个禁欲俱乐部要表达两层意义,一是要把爱与性结合起来;二是要发起一场革命,多年前美国校园兴起性解放的革命,如今似乎也得通过革命才能回到禁欲的过去。
哈佛“真爱革命俱乐部”有一个低调的开始,已经有了90个成员,日前,一半的成员在一起搞了一次冰激凌的聚会。不仅是在哈佛,其他的美国名校也有类似的学生禁欲俱乐部,但俱乐部的规模都不大,并大多是有宗教色彩的组织,“真爱革命俱乐部”是一个世俗的组织,与其他的类似俱乐部一样,“真爱革命俱乐部”面临一些的挑战,比如校园内一些女权运动者对俱乐部的反对,还遭受到一些热爱性性行为的男生的嘲弄。女权运动者认为,推广禁欲为保持女人的纯洁已经是属于古董的观念,而热爱随意性行为的男生当然不愿意禁欲这样的观念在校园流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这一点上,反对男权的女权主义者却是与要占便宜的男生有了共同的心愿。虽然“真爱革命俱乐部”受到一些学生的嘲弄,在哈佛学生报纸(The Harvard Crimson)上,专栏作家杰西卡.科金却称赞该俱乐部对禁欲观念所做的低调的提倡,并呼吁哈佛学生对愿意禁欲的学生予以尊重。
近年来,美国一些大学纷纷成立提倡禁欲的学生组织(普林斯顿大学的Princeton Anscombe Society 和麻省理工的MIT Anscombe Society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社会对婚前性行为以及随意发生性关系的一些观念转变。从总体上来讲,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性解放运动,尤其是大学,作为美国自由派的主整营,以及大学里聚集着众多青春期内的年轻人,自然大学就成了性解放运动的实施场地。当今美国,对于提倡安全性行为还是禁欲,美国的许多保守派人更多地强调禁欲,但明显的是,禁欲是难度更大的措施,要求严格的自我约束,持受更高的道德标准,比较起来,发一些安全套的安全性行为则是更容易的事情,但安全性行为的提倡没有把婚姻和性爱结合起来,只是单纯从性病传染上的考虑,并且,“安全”性行为却做不到真正的安全,而禁欲却是对真爱的一种持守,并能绝对能做到性安全的措施,这也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逻辑,即投入产出的关系,投入越大回报越高,还有另一个逻辑就是,人对行为都要付出代价,享受了随意的性行为并非就是一个“免费午餐”。
毋庸置疑,无论是在西方的美国,还是在有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当今时代都已经不再是对非婚性行为进行惩罚的年代。非婚性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自我的选择。源于西方的性解放运动不仅冲击着西方社会,也冲击着东方国家。如今随意性行为在中国的大学里也并非是异常现象,这也许是中国的大学与美国的大学的一种病态的“接轨”。据媒体报道,中国大学生在性观念上非常解放,多数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的态度。另据《中国日报》今年初报道,1300名被调查的中国高中生被问及是否会答应男朋友提出的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只有6位女生明确地说“不”,此外,同一报道还显示,少女怀孕不断增加,占中国每年堕胎总数的25%,这样的调查结果让很多中国专家感到非常震惊。
对于中国来说,随意性行为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性解放导致的性病广泛传播仅仅是人身体承受的后果,社会、家庭、个人所承担的更严重的后果是传统家庭观念的淡漠,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元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西方国家同居流行、高离婚率、低生育率、众多的单身母亲家庭,无论是在经济上和家庭生活上对个人和社会都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然而,正像笔者以前曾经撰文写到的一样,由于自由派思想的过于冒进,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的凸现,很多具有浓厚宗教情节的保守派人士开始奋力反击,这也为一些过于激进的观念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约束,保障社会不会偏离应有的发展轨道。事实上,近年来,许多美国人的思想反而变得更加保守了。
然而,现代西方文化中属自由派思想的反传统家庭、婚外的性自由、同性婚姻等社会价值观已经开始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没有一些西方国家那么严重,但性关系上越来越随便,家庭观念不断淡化,家庭与婚姻受到的挑战在趋势上与西方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宗教、相关社会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态势之迅猛甚至更令人担忧。如今很多中国大学、娱乐场所也开始提供安全套贩卖装置,这被视为一种更加开化的管理方式,并赢得一片赞誉之声。但安全套不会绝对安全,那么,中国社会或者是大学也愿意成立类似的禁欲俱乐部,去倡导禁欲的性观念吗?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声音。
哈佛大学的真爱革命俱乐部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们以及整个社会也需要正确地认识真爱、婚姻、性行为的关系和真正含义,中国的大学生们也应该需要在婚前以及随意性行为上做出选择,也需要考虑是否还要持守“真爱需要等待”观念,也需要考虑“安全”性行为也不能绝对的安全。只发安全套的“安全”性行为的做法也许能防治部分性病的传播,但解决不了许多由随意性行为带来的比性病传播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袁晓明
据美国新闻协会近日报道,哈佛四年级学生情侣莎娜.肯斯拉和加斯亭.马瑞最近成立了一个禁欲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名字叫“真爱革命俱乐部”( True Love Revolution - Home )
很明显,从“真爱革命俱乐部”的名字来看,这个禁欲俱乐部要表达两层意义,一是要把爱与性结合起来;二是要发起一场革命,多年前美国校园兴起性解放的革命,如今似乎也得通过革命才能回到禁欲的过去。
哈佛“真爱革命俱乐部”有一个低调的开始,已经有了90个成员,日前,一半的成员在一起搞了一次冰激凌的聚会。不仅是在哈佛,其他的美国名校也有类似的学生禁欲俱乐部,但俱乐部的规模都不大,并大多是有宗教色彩的组织,“真爱革命俱乐部”是一个世俗的组织,与其他的类似俱乐部一样,“真爱革命俱乐部”面临一些的挑战,比如校园内一些女权运动者对俱乐部的反对,还遭受到一些热爱性性行为的男生的嘲弄。女权运动者认为,推广禁欲为保持女人的纯洁已经是属于古董的观念,而热爱随意性行为的男生当然不愿意禁欲这样的观念在校园流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这一点上,反对男权的女权主义者却是与要占便宜的男生有了共同的心愿。虽然“真爱革命俱乐部”受到一些学生的嘲弄,在哈佛学生报纸(The Harvard Crimson)上,专栏作家杰西卡.科金却称赞该俱乐部对禁欲观念所做的低调的提倡,并呼吁哈佛学生对愿意禁欲的学生予以尊重。
近年来,美国一些大学纷纷成立提倡禁欲的学生组织(普林斯顿大学的Princeton Anscombe Society 和麻省理工的MIT Anscombe Society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社会对婚前性行为以及随意发生性关系的一些观念转变。从总体上来讲,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性解放运动,尤其是大学,作为美国自由派的主整营,以及大学里聚集着众多青春期内的年轻人,自然大学就成了性解放运动的实施场地。当今美国,对于提倡安全性行为还是禁欲,美国的许多保守派人更多地强调禁欲,但明显的是,禁欲是难度更大的措施,要求严格的自我约束,持受更高的道德标准,比较起来,发一些安全套的安全性行为则是更容易的事情,但安全性行为的提倡没有把婚姻和性爱结合起来,只是单纯从性病传染上的考虑,并且,“安全”性行为却做不到真正的安全,而禁欲却是对真爱的一种持守,并能绝对能做到性安全的措施,这也就是一个常识性的逻辑,即投入产出的关系,投入越大回报越高,还有另一个逻辑就是,人对行为都要付出代价,享受了随意的性行为并非就是一个“免费午餐”。
毋庸置疑,无论是在西方的美国,还是在有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当今时代都已经不再是对非婚性行为进行惩罚的年代。非婚性行为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自我的选择。源于西方的性解放运动不仅冲击着西方社会,也冲击着东方国家。如今随意性行为在中国的大学里也并非是异常现象,这也许是中国的大学与美国的大学的一种病态的“接轨”。据媒体报道,中国大学生在性观念上非常解放,多数对婚前性行为持赞同的态度。另据《中国日报》今年初报道,1300名被调查的中国高中生被问及是否会答应男朋友提出的发生性关系的要求,只有6位女生明确地说“不”,此外,同一报道还显示,少女怀孕不断增加,占中国每年堕胎总数的25%,这样的调查结果让很多中国专家感到非常震惊。
对于中国来说,随意性行为已经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性解放导致的性病广泛传播仅仅是人身体承受的后果,社会、家庭、个人所承担的更严重的后果是传统家庭观念的淡漠,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元遭受到沉重的打击。
西方国家同居流行、高离婚率、低生育率、众多的单身母亲家庭,无论是在经济上和家庭生活上对个人和社会都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伤害。然而,正像笔者以前曾经撰文写到的一样,由于自由派思想的过于冒进,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问题的凸现,很多具有浓厚宗教情节的保守派人士开始奋力反击,这也为一些过于激进的观念的发展设置了一定的约束,保障社会不会偏离应有的发展轨道。事实上,近年来,许多美国人的思想反而变得更加保守了。
然而,现代西方文化中属自由派思想的反传统家庭、婚外的性自由、同性婚姻等社会价值观已经开始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虽然没有一些西方国家那么严重,但性关系上越来越随便,家庭观念不断淡化,家庭与婚姻受到的挑战在趋势上与西方国家并没有什么不同。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宗教、相关社会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态势之迅猛甚至更令人担忧。如今很多中国大学、娱乐场所也开始提供安全套贩卖装置,这被视为一种更加开化的管理方式,并赢得一片赞誉之声。但安全套不会绝对安全,那么,中国社会或者是大学也愿意成立类似的禁欲俱乐部,去倡导禁欲的性观念吗?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声音。
哈佛大学的真爱革命俱乐部给了我们不少启示,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们以及整个社会也需要正确地认识真爱、婚姻、性行为的关系和真正含义,中国的大学生们也应该需要在婚前以及随意性行为上做出选择,也需要考虑是否还要持守“真爱需要等待”观念,也需要考虑“安全”性行为也不能绝对的安全。只发安全套的“安全”性行为的做法也许能防治部分性病的传播,但解决不了许多由随意性行为带来的比性病传播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后一篇:今天是美国国家祷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