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近些年美国关于圣诞节的争议,主要是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美国是主张宗教自由的国家,政府不能支持也不能限制任何一种宗教,这成了那些反对政府以及公立学校涉及圣诞节的理由;二是美国民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所以美国的少数群体往往有更大的声音,因为如果不保护好少数人的权利,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就可能造成多数人对少数人的专制,这是美国人格外警惕的。
基督教是多数美国人的宗教信仰,其他宗教信仰者或无神论者的声音当然就显得很大,比如,前年有一个加州的无神论者把他女儿的学校告上法庭,就为学校每天要学生自愿背诵对美国国旗的宣誓词,其中有一句美国是“在上帝下的国家”。那位家长称,公立学校属于政府,而政府不应该在公立学校推崇宗教,那通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最高法院。那位无神论者的家长最终输掉了官司,不过原因却跟宗教无关:他已经与妻子离婚,女儿的监护权属于他的前妻。可见,并非是他真正意义上的输掉了官司。
这些年,美国一些极端无神论者们不依不饶,一个官司接着一个官司,甚至把圣诞节作为攻击对象,这一来,终于激发了众多美国人的反抗,他们称那些反对过圣诞节的人是在向圣诞节发起“战争”。福克斯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约翰·格布森撰写了一本书《对圣诞节的战争》,列举了许多反对圣诞节的例子。在这样的形势下,许多美国人开始向圣诞节的敌意发起反击,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学生家长对我女儿所在学区的诉讼。
其实,当今美国在圣诞节上的“战争”,只是媒体上的“战争”,那些公司以发送“节日愉快”代替“圣诞快乐”的祝词也是为了在政治上正确。在现实生活中,“圣诞快乐!”仍然是最流行的祝福和祝贺之词。圣诞期间,我对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都说:“圣诞快乐!”,从来没有遇到谁要求改为“节日愉快”。而接受我圣诞祝福的同事、朋友,也并非都在分享我的信仰,他们中的一些人对圣诞节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但大家都在这节日期间分享着快乐和喜悦。在更多的美国人看来,美国是一个包容各种宗教信仰的国家,为什么就不能包容圣诞节呢?
近20多年来,圣诞节在中国也越来越红火,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圣诞期间节日气氛甚浓。但也有一些人反对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比如,去年就有十博士联名写信反对过圣诞节,说这是西方的洋节日,中国人没必要去凑热闹。也许博士们不知道的是,中国以外的许多国家也庆贺中国的春节。在美国,总统以及一些地方的官员还要写公开信祝贺中国春节。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过圣诞节,更多的是庆祝其世俗的意义。中国人多点包容不好吗?
我并非期望所有的中国人这几天碰面时都相互说:“圣诞快乐!”,但在这里,我要对“彼岸”专栏的读者们说声“圣诞快乐!”,并祝各位新年好,预祝2008年春节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