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改善中国人国际形象要从国内做起
袁晓明
最近,中国人的形象问题已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传统与网络媒体都在热烈讨论,据媒体报道,中国外交部发布要求:中国公民在国外不要大声说话。外交部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然是因为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影响到中国人的形象。
其实,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问题并非在今天才出现,二十多年前,国门刚刚打开时候,国家还有为公费出国的人发制装费,考虑到中国人当时的收入较低,国家发给的制装费是用来买几套像样的服装,以免到国外穿自己平常的衣服显得太寒掺,当时出国人员大多穿的是笔挺的西装,大家也都没有把制装费留下私用,因为当时出国人员大多非常注意国际形象。有意思的是,当时外事纪律严格,并且,大多数人不会外语,基本都听翻译的,我当时正是从事外事工作,带过一些代表团出国,按我的经验,当时出国的人虽然一下子在穿着上就能被人认出来,但大家都是小心翼翼,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并不多。
不知今天的中国人公费出国是否还需要领制装费,但显而易见,当今中国人出国时不会在服装上受憋的,因为今天的中国人比二十几年前富裕多了。不用看出国的中国人,就是在中国城市的大街上,中国人的创作也是非常豪华和时髦,反而在我们回国探亲的时候,倒是显得很土。
虽然今天的中国更富裕,中国人出国不需要再由国家救济似的发服装费了,到海外出公差、旅游的中国比外国人在穿着上一点都不差,可近几年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却越来越成为了问题,以至于外交部要发通知要求中国注意中国的国际形象,这当然与中国出国人数大大增多有关系,但那不是主要的因素,更主要的因素是中国人如今比以前富裕了,“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穿得豪华和时髦了,但“软件”上却没有提高,比如许多出国的中国人并不知道,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时不文明、不尊重别人的习惯。
我认同外交部给出国的中国公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我也相信,如果中国人在海外更注意一些,也许可以帮助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中国人国际形象问题更多是由出国的中国人表现出来,但其根源却是在国内。如果要减少中国人在国外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最需要的是中国人改变在国内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不文明习惯。以前,中国人可以费很大的劲搞内外有别,接待外宾与内宾不一样,对外宾要有礼貌,对内就无所谓了,在国内可以随随便便,出国就要接受外事教育。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再有这样两面的标准和行为,中国已经是一个更开放的国家,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
其实,同样需要改变的是中国人在国内的形象,比如,我们回国坐火车软卧的时候,明明墙上贴着严禁吸烟,但就是有人在那吸烟,结果把我们熏得够呛。孩子们习惯了在美国的麦当劳等快餐点排队下订单,在中国的快餐店她们也那样排队,结果根本买不到东西,孩子说人们都不排队,只好国内的亲戚去帮孩子买来吃的。这并非是说,在海外的华人就比中国人高尚,只是在美国等国家,有比较文明的社会风气,帮助人们养成了比较文明的习惯。
袁晓明
最近,中国人的形象问题已经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传统与网络媒体都在热烈讨论,据媒体报道,中国外交部发布要求:中国公民在国外不要大声说话。外交部提出这样的要求,当然是因为中国人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影响到中国人的形象。
其实,中国人在国外的形象问题并非在今天才出现,二十多年前,国门刚刚打开时候,国家还有为公费出国的人发制装费,考虑到中国人当时的收入较低,国家发给的制装费是用来买几套像样的服装,以免到国外穿自己平常的衣服显得太寒掺,当时出国人员大多穿的是笔挺的西装,大家也都没有把制装费留下私用,因为当时出国人员大多非常注意国际形象。有意思的是,当时外事纪律严格,并且,大多数人不会外语,基本都听翻译的,我当时正是从事外事工作,带过一些代表团出国,按我的经验,当时出国的人虽然一下子在穿着上就能被人认出来,但大家都是小心翼翼,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的人并不多。
不知今天的中国人公费出国是否还需要领制装费,但显而易见,当今中国人出国时不会在服装上受憋的,因为今天的中国人比二十几年前富裕多了。不用看出国的中国人,就是在中国城市的大街上,中国人的创作也是非常豪华和时髦,反而在我们回国探亲的时候,倒是显得很土。
虽然今天的中国更富裕,中国人出国不需要再由国家救济似的发服装费了,到海外出公差、旅游的中国比外国人在穿着上一点都不差,可近几年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却越来越成为了问题,以至于外交部要发通知要求中国注意中国的国际形象,这当然与中国出国人数大大增多有关系,但那不是主要的因素,更主要的因素是中国人如今比以前富裕了,“硬件”上有了很大的改善,比如穿得豪华和时髦了,但“软件”上却没有提高,比如许多出国的中国人并不知道,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时不文明、不尊重别人的习惯。
我认同外交部给出国的中国公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我也相信,如果中国人在海外更注意一些,也许可以帮助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中国人国际形象问题更多是由出国的中国人表现出来,但其根源却是在国内。如果要减少中国人在国外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最需要的是中国人改变在国内公共场合大声说话的不文明习惯。以前,中国人可以费很大的劲搞内外有别,接待外宾与内宾不一样,对外宾要有礼貌,对内就无所谓了,在国内可以随随便便,出国就要接受外事教育。今天的中国已经不能再有这样两面的标准和行为,中国已经是一个更开放的国家,更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
其实,同样需要改变的是中国人在国内的形象,比如,我们回国坐火车软卧的时候,明明墙上贴着严禁吸烟,但就是有人在那吸烟,结果把我们熏得够呛。孩子们习惯了在美国的麦当劳等快餐点排队下订单,在中国的快餐店她们也那样排队,结果根本买不到东西,孩子说人们都不排队,只好国内的亲戚去帮孩子买来吃的。这并非是说,在海外的华人就比中国人高尚,只是在美国等国家,有比较文明的社会风气,帮助人们养成了比较文明的习惯。
因此,在我看来,中国人要改变在国际上的形象首先必须在国内做起,在自己的社会里养成文明的习惯,培养尊重自己同胞的观念和行为,中国人在国外要有文明的行为,必须在国内要有文明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能在国内与国外做“两面派”。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崛起不仅是GDP的翻番,更应该包括把中国社会建成更民主、更公平、更文明的社会。
前一篇:孔子重回金钱驱动的中国社会?
后一篇:感恩,会更加满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