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以正邪观来看“九一八”事件

(2006-09-20 10:26:38)
  美国著名的专栏作家丹尼斯.普瑞格曾经在谈到价值观体系的时候,他提到“正邪观” (Good VS Evil) 与“荣耻观”(Shame VS Pride)来比较东、西的价值观体系,他解释,西方的价值观大多是以正与邪来做判断,而东方的价值体系却更多地采用荣与耻的观点。普瑞格举了一个例子,在西方国家,如果家里人被人污辱了,主要是谴责和惩罚罪犯,而东方一些国家的受害者家庭却更多地是感到家庭荣誉被羞辱,继而是通过报仇来消除耻辱。
  我并非是完全赞同普瑞格如此对东、西方价值体系中“正邪观”与“荣耻观” 如此的描述,但他的说法却是有值得深思的一面,即在东方国家包括中国文化传统里,荣耻观的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对许多事情的确是更多地以荣与耻来做判定,并做出相应的行为,刚刚过去的九月十八日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众所周知,九月十八日是75年前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的周年日。据媒体报道,在今年“九一八”的前夕,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九一八"是值得全民族永远铭记的耻辱日。应该说,将“九一八”作为中国人羞耻的日子并非只是极少数,更有其他人在非正式的场合称“九一八” 为中国的“国耻日” 。
  显而易见的是,对于“九一八”事件,井晓光等更多地以“荣耻观“来做出了定义,即中国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带来了永远不能消除的耻辱。如果以“正邪观”来看“九一八”事件,那首先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犯下罪行当一个转折点,当时不抵抗的中国军队,也是对中国人民的犯罪,因为,一个国家的军队的最高职责就是保护国土不受外敌的侵犯,对外敌的侵略采取不抵抗也就是属于卖国的罪行,当然,那也是需要承担的历史罪责,但从根本上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是那所有罪行的源头,因此“九一八”更应该是一个开始全面邪恶的起点,那是更需要铭记的事情。
  二战中,日本军国主义与纳粹、法西斯一起是二战中的邪恶势力,而在8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会同盟军则是与邪恶对立的正义一方,最终,正义战胜邪恶。正义的一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日本军国主义、纳粹、法西斯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甚至在战争结束以前,日本还遭受了两颗原子弹的攻击,整个国家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严格地讲,二战中的邪恶势力对全球造成的灾难并非是邪恶一方所受惩罚就能弥补,但当时正义的一方接受了邪恶一方的投降,因为正义的一方并非是要做到完全对等的报复,而是以邪恶势力无条件的投降作为二战的胜利,中国军民经过8年抗战,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也成为正义一方中的战胜国之一。
  以荣辱观来看“九一八”,会一直背着耻辱的包袱,也难以走出“九一八”事件带来的仇恨,虽然仇恨可以成为一种动力,也有可能扭曲自己,并有可能造成“父债子换”的无辜,还会给正在滋生的新的邪恶势力以借口。以正邪观来看“九一八”事件,则能够不牵连无辜,也能够辨别新的邪恶,激发国人在和平崛起中去富民强国,面对任何外来邪恶的挑战,这应该是“九一八”纪念馆需要给出的信息,而不是要将“九一八”铭记为一个“永远不能消除的耻辱”的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