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笑容

标签:
不变的笑容于翔云老师相濡以沫难忘师恩 |
分类: 岁月有痕 |
http://s11/mw690/492d7291t7c236464a56a&690
人间四月天,无锡鼋头渚又是樱花烂漫了。三年前,我曾在那里短暂逗留,并写下一篇《鼋渚樱醉》。近日,我只在博客中欣赏着各地网友采撷的春色,秦皇岛春之脚步依然迟疑着。何时春暖花开?
年年岁岁花相似,流年中,我们又改变了多少?
昨日细雨霏霏,被寒凉包围。今天一大早,隔着窗帘就发现迎来了一个艳阳天。Bingo!人品好哈。约好今天去看初中的于老师,大雷同学百忙中亲自接我到他父母家。
我刚进门,于老师便亲切地召唤,摸摸我的肩,又爱怜地拉过我的手。
我恭敬递上《飞翔的蜗牛》,老师非常开心,连说“曲晶,我真为你感到骄傲!”熟悉的笑容在她脸上灿烂地绽放。谁说只有青春的面庞才能笑靥如花?
于老师与我母亲同龄,头发已然花白。她退休后脑中风,行动不太方便,但恢复得算不错,精神状态和气色都非常好。
上一次见于老师还在四年前——我们初中同学毕业20年聚会的时候。聚会后,我写了篇散文《人生何处不相逢》,大雷打印出来。于老师后来告诉我她很喜欢,放在床头,看过好几遍。
去年整理书稿时,这篇也收进《飞翔的蜗牛》一书中了。
我此次前来,一是看望,还有件事就是将自己写的这本书送给亲爱的于老师和田叔。
去年年底,书出版时已是隆冬,我出行不便。电话中向于老师报喜后,猜她可能想先睹为快,便想请母亲先将我写的书给于老师送去。不料,于老师却说她不急,要暖和些我亲手把书交到她手上。作为我昔日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她很高兴我的励志文集能出版发行。
春日的阳光照在于老师喜悦的脸上,她的爱人田老师笑着坐在一边。我依然习惯称田老师为田叔。
大约25年前,读初三的我从内蒙转学到秦皇岛,进了市七中的三一班,那时我还能自行车,每天拄着拐杖爬楼梯。作为这个班的第57名学生,我的书桌被安置在最前排。班主任于老师和同学们对残疾的我都很关照。
“曲晶,那年春游,我问你去不,你犹豫着说怕拖累同学们。我让你明确告诉我到底想不想去,想去,同学们不会落下你的。咱们班男同学还背着你……”于老师忆起我们班的同学格外团结,我更记得于老师主动要求和我结为一组。“那次遇到不好走的地方,田叔还抱我前进呢!”
“呵呵,这些你都没忘呀!”
田叔今年也快七十了,今天一直笑着坐在旁边,还劝我吃切好的水果。田叔面色红润,除了照顾老伴外,他自己也注意健身,儿子给办了会员卡,他每周都去游泳呢!
于老师中风后,田叔始终不离不弃地守护在老伴身边。每天精心地照料和陪护着于老师,买菜做饭这些家务活就不说了,还坚持为于老师做按摩和康复训练。天气好的时候,他俩总在楼前的广场上散步,于老师推着轮椅锻炼,田叔细心地呵护着……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有一种爱,叫相濡以沫,没有轰轰烈烈,却最是动人和难得。
于老师当初中风时,右臂和右手都不听使唤了,后来通过按摩和训练,康复了,抬举自如。她练习剪纸贴画,已经贴满了好几个册子。我请父亲将于老师的作品拍下来,回来一看可惜老先生拍糊了,还有的没拍上。用手机拍照他还不熟练,田叔说自己也只会用手机最简单的功能,呵呵。
跟于老师和田叔开心地聊着,大雷也翻看了下我的书。他工作特别忙,今天见面和接送我的过程中电话也不断。稍得空闲,他将手机中的视频给我看,是他儿子学习钢琴和英语的录像,才六岁的小帅哥很机灵。
“你田叔照顾得好,我两个儿子都孝顺,儿媳妇也懂事,孙子聪明可爱……”于老师笑着讲了一串,看得出她心里平和喜乐。记得她早年刚发病落下残疾那阵子,情绪低落脆弱过,如今见时,老师满面春风。我将与老师的合影发在班集的QQ群中,有同学感慨25年了,于老师头发白了,但笑容没变。另一位同学说感觉我还是很精神的样子,不亚于上学的时候。
平淡是真,就将“不变的笑容”用作本篇的标题吧。
愿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