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的)地位和影响
以爱诗始,以结集终,王士禛与诗缠绵了一生。他一生的荣替遭遇,身后留下的影响和后人褒贬不一的评价,都与诗与诗论有着直接的关系。王士禛平生大半时间在诗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实现了钱谦益对他“与君代兴”的期望,继钱氏之后,领袖诗坛数十年。他的创作风格及理论倡导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清初诗坛的崇尚宋诗及“祧唐祖宋”等种种倾向起到了补救偏弊、转变风气的作用,所谓“倡天下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说,天下遂翕然应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七三《精华录》条),开一代诗风。他在清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也决定了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位置。
在王士禛登上诗坛后的数十年间,众多的文学后进或布衣诗人得到了他的提携和熏染,当时人的诗集由他评定后刊行问世的多达数十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当康熙中,其声望奔走天下,凡刊刻诗集,无不称渔洋山人评点者,无不冠以渔洋山人序者。”(见卷一七三《精华录》条)虽似过甚其辞,却道出了王士禛对时人提携的不遗余力。对于促进清初诗歌的创作和发展,王士禛作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
王士禛的诗歌以“神韵卓绝”自立坛坫,其成就与同时代的朱彝尊齐名,“南朱北王”,举世瞩目。而王士禛又尤以“一代正宗”的形象独领风骚,这不仅在他在世时几乎是众口皆碑,其身后多年,直到乾隆时仍得到了统治者的褒扬:
乾隆三十年,高宗与沈德潜论诗,及士正,谕曰:“士正绩学工诗,在本朝诸家中流派较正,宜示褒,为稽古者劝。”因追谥文简。三十九年,复谕曰:“士正名以避庙讳致改,字与原名不相近,流传日久,后世几不复知为何人。今改士祯,庶与弟兄行派不致淆乱。各馆书籍记载,一体照改。(《清史稿》列传五十三)
最高统治者的关注,是王士禛诗歌对清代前期百年诗坛形成异乎寻常影响的原因之一。这条引文所述王士禛去世后名字的变化情况,也可为后人提供对存世众多的王士禛著作版本刊刻时间的考定的依据。据此,凡出现“士禛”者,当属康熙以前刻本;凡出现“士祯”者,当属乾隆三十九年以后的版本;凡出现“士正”者,一般为雍正到乾隆三十九年间版本,亦间或有三十九年后刻本。
王士禛身后的诗坛名家,以翁方纲受其影响最为显明。他论诗几乎言必称“渔洋”,倡言“肌理”说,试图以此来调和并修正“神韵说”和沈德潜的“格调说”,但立论往往关连到“神韵”。他认为“神韵无所不该”,“今人误执神韵,似涉空言。是以鄙人之见,欲以肌理之说实之,其实肌理亦即神韵也。”又说“格调即神韵也”(见《神韵论》上)。他的《神韵三论》,专门阐述对“神韵”的认识,虽然所论常常脱出王士禛的原意,客观上却扩大了王士禛“神韵说”的影响。从倡导“性灵说”的袁枚论诗,也能看到王士禛的影响。袁枚承认王士禛“一代正宗”的地位,称自己对之“不相菲薄不相师”(见《随园诗话》卷二),有意申明个人态度,侧面反映了王士禛在乾嘉年间仍有较强的影响力。
王士禛的创作和诗论也产生过明显的消极作用。他的笔记杂著、词对当时的创作有过显著影响,这已在前述有关章节里谈到,不再赘述。
造就了王士禛缺乏现实生活内容、突出诗歌审美特征的创作风貌,乃是由于特定历史时代的影响。王士禛所取的,是一条既适于生存,又符合个人脾性爱好的创作道路。作为特定时代的一种特定文学现象,他那更多在于讲求诗歌艺术表现之美的作品,创造了许多超乎前人的美的形象,毕竟在我国诗歌发展史的长卷上留下了清丽醒目的一笔,所给予后人的主要是艺术审美价值。而且“神韵说”提出的审美意蕴,即便对于今人的新诗创作,也不乏借鉴和启迪作用。仅此而言,它便是值得肯定和珍视的。近代以来,尤其是建国以后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出于人们对诗歌的现实性和政治功用的重视,王士禛的诗歌和“神韵说”遇到了轻视和冷遇,这是不公正的。
王士禛一生著述等身,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著作在清代多有刊刻,其中诗歌刊本影响最著者,莫如《渔洋山人精华录》。是书先是由王士禛的学生曹禾、盛符升为之选辑,篇目的最后确定则是王士禛亲自完成的。它是可供了解王士禛诗歌创作面貌最简洁的读本,也是清代刊行最多、流传最广的诗歌别集之一。雍正年间惠栋和金荣相继为之作《渔洋山人精华录训纂》和《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刊刻极多,流播甚广。今人则又有合二家注为《渔洋山人精华录集注》者。此外,其著作不为《带经堂集》收录而流传后世的计有:《花草蒙拾》、《王考功年谱》、《蜀道驿程记》、《粤行三志》、《皇华纪闻》、《池北偶谈》、《国朝谥法考》、《秦蜀驿程后记》、《陇蜀余闻》、《手镜录》、《长白山录补遗》、《居易录》、《浯溪考》、《香祖笔记》、《律诗定体》、《渔洋诗话》、《古夫于亭杂录》、《分甘余话》、《渔洋山人自撰年谱》(以著述时间顺序排列),另有《衍波词》和辑录前人诗话而成《五代诗话》及辑史志、笔记中的林泉乐志者所成《古欢录》等等。这中间尚不包括他的选诗集和为他人诗文、小说所作的大量评点。林林总总,足见作者生平的笔耕勤奋与热忱。近年来,王士禛的几种主要笔记杂著已陆续排印出版,《王士禛全集》的整理工作也已完成,其出版指日可待。
注:《王士禛全集》已于2007年由袁世硕先生主编、齐鲁书社出版。包罗王渔洋本人撰著的诗约5000首、文约600篇和杂录通称“杂著”的其他著作19种,分六册,340余万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