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贡忱公(王寀廷)轶事(录)

(2016-07-16 07:46:23)
标签:

文化

历史

教育

王寀廷

分类: 王渔洋文化

贡忱公轶事(录)

——摘自桓台马家《王氏世谱》

王  

    贡忱公与我祖父蓬山公为同高祖兄弟。二公读书切磨,议论略同。脊鸰道谊,最为相得。我曾祖冉溪公豪迈绝俗,不屑治生,先伯祖静山公出嗣长房,我祖父递次为长子,支持门户。家道中落,静山公日夜操劳,为邑庠生,无暇进取功名,壮年劳顿致疾辞世。家传我祖父涎时,冉溪公与弟兄某同梦行脚二僧,暂投王家歇脚,且言勿多耽搁,两家同时举男。冉溪公知我祖父大有夙因,寿不永也。蓬山公辞世,我父推事公年幼,遂为失怙之人。贡忱公怜之,呼至省垣,教养抚育如慈父,复命就读中学大学,吾父遂擅法律。吾父就职本省,为时甚短,贡忱公又荐吾父于大慈善家朱子桥将军庆澜,携至东北。吾家滞留东北多年,概缘此也。吾父及子孙之向学,实贡忱公之赐也。

    贡忱公光绪庚子辛丑并科举于乡,癸卯科王寿彭榜进士及第,挑选誉录,即用知县,分发广东。督抚以公为名进士,特为器重,使为广东省警察局。公峻立风采,群官惮之,闻公至,皆罢竹城,匿阿芙蓉具。公力靖市政,百姓敬爱。辛亥岁,公即不近民党,亦不为遗老,弃官归济,内心实乐光复。居省垣,办报宣抒民意。盖公政治主民主,外交主平衡,遵古学而不薄新知。故长公子稚臣际真留美,为文学硕士。旅美自青年至老年,贡忱公不靳,亦不奖。次公子筱臣际可,遂其志,读自然科学。抗日军兴,幼平公际坦主八路军方面大政,时解放区缺西药,幼平公派干员入济,径谒贡忱公。公以上宾待之,命人陪浴、陪宴、陪同观剧。此乃当时周备之礼数也。旋为置办西药,护送出境。干员回归,报告幼平公经过。此区当轴,皆知公之爱国忠忱矣。稚臣既留居美国,唯筱臣侍公。筱臣学籍在沪,抗战辍学,居常郁郁,拟赴前线不敢禀父。公知其意,慨许。筱臣即转道赴后方,参加战地服务团。日机轰炸,筱臣捐躯。贡忱公济寓为道合里。一日,一日酋率多人至道合里,请公率山东士绅通电重庆,敦促和平建国。公神色夷然,畅叙古今中外历史,谓从无口舌争胜之事,议论风发。日酋茫然,铩羽而去。稚臣为清华改大前名为留美预备学堂时之学生,参加列宁主义国际青年团,热心团务。后波兰被瓜分,稚臣公愤不问政事,专心学术,古今贯通,中西兼长。在美本事式全译《红楼梦》《醒世姻缘》,为全译《红楼梦》第一人。又译《吕氏春秋》为英文。国人知稚臣公者不多,而蜚声世界,外国学术界皆知。性之骨耿,酌似尊公也。贡忱公多读异书,多聚善本,末刊之籍,过录成函,庋藏充栋。石刻、鼎彝、书画、陶瓷、古玉,罗列满厅。书画风宣、刊书毛边官堆,满库房三间。乡邦文献,尤伙尤备,藏王士祜(应为禄)囹圄中所书心经,士祜(禄)出狱后,与乃弟渔洋士禛编征当时名流题咏,凡百数十家。据此可见一般矣。公宅心仁厚,知人论世,但据事实,有以暴虐不情之事告公者,公必不信。曰:彼亦人也,何能如是?公通达事理,体恤物情,以为他人必如己也。公自涉世,即记日记,举凡国家大事、地方要闻、日用物价、亲友往还、家庭巨细,意以为当记者,悉记之。工楷细书,一展卷,如读白折。可见公之敬事,真乃半部近百年史也。公晚年毅然以毕生尽心竭智搜罗整理之文物古籍,悉数捐赠国家矣。
    赘语:贡忱公以珍惜宝藏,全然畀公。鲁钝如余,何能蠡测臆弃?古昔子路云:原车马衣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诚为贤人之怀抱。子路早年贫困,物事甚艰,为养亲,百里负米。逮学就得禄,视身外之物,无人己之分。贡忱公畀公之物,视车马衣裘何止千百倍!此古人与仅能之相及也。盖近者有说:国之瑰宝,藏之家,莫如藏之公。又有说:何须藏之公,藏之家,分散宜于保管。又有私藏公有之论,均有理绪。今者偶有侨外华人以收藏携归归公者,悉数以宝重古物罕觏秘籍归公者,有太先生。余拜谒老夫人汤国黎先生于锦帆路章宅,只见有少量常用书尚存私家。读章太炎遗嘱则知,所宝古器,仅留一哥窑青磁大盘于家,谓“此章家物也”。哥窑者,宋代浙江龙泉章生一之所作也。故太炎嘱以此盘为祭器,示宗族之亲爱也。贡忱公之用心与太炎先生同,余并景慕焉。可慨者,人品之不齐,天湾之别,云泥之差。有藉口观摩阅读研究考证,取博物馆古物图书馆古籍,久假不归,窃为己有之大僚。运动之时,鼎铛瓦砾;运动之后,燕石瑰宝。近又有奸利之徒倡文物保值之说,以假物充真品,哄抬市价。心塞目盲,暴发无耻之市侩,乃以重资抢购汉奸汪精卫之字联,公然悬之,以附庸风雅,而自鸣得意,是何鬼蜮之行也?又如溥仪逊位后,私以赏赐为名,使溥杰将宫中国宝,径携外出。二人老年并不讳言,且忏悔矣。按之世事,贡忱公如以己物贻子孙,而果能免破四旧之危乎?贡忱公乃学者,非预言先知,毅然以朝夕相处如老友之书契古物,移赠归公,忽忽惘惘,情可体也。公以公众重于个人,国家重于私家,圣贤之用心,吾前已言之矣。可深绎乎哉!可垂念乎哉!
                                             十六世孙  庆璞(迈)  谨记
                                           一九九五年六月一日儿童节于苏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西镇村碑记
后一篇:齐韵酒道馆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