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文化》
@魏恒远
@陈汝杰
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谢谢魏主任!转眼几年未写有关王渔洋的文章了,感谢你们还惦记着!
王渔洋,山东桓台人,明末清初大诗人。本期杂志收录了《强化王渔洋文化的普及和宣传》一文,很有感触。文中几位研究王渔洋的专家学者,都谈到了对王渔洋文化的宣传工作,十分赞成。就此也浅谈一下对王渔洋文化的普及。
笔者对王渔洋的了解,还很肤浅,但就地域而言,也算是了解较多的一位了。写过三四篇有关王渔洋的文章,也有幸被《王渔洋文化》和《少海》杂志录用。也曾在《扬州史志》上发表过有关王渔洋的文章,并被收录于《扬州印迹》一书中。
诚如 @宫晓卫
社长所言:“而之所以王渔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如蒲松龄,没能达到他应该到达的高度,也与他一生从事诗歌创作有关。”为了进一步宣传王渔洋文化,笔者曾将所撰写的文章,再发于西祠胡同,使得许多不知王渔洋为何许人也的网友,知道了这位明末清初的大诗人,客观上对王渔洋文化进行了传播。
由此,笔者想说的是,桓台王渔洋文化研究中心是否可以加强与外省、以及省内其他地区作者的联系,特别是加强与王渔洋曾经游历地区的作者的联系,通过这些作者撰写文章,将王渔洋文化的视角,进一步扩大。条件成熟时,也可以开一些稿费。写这些文章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必定牵涉到作者的一些精力,适当的稿费也是对作者的肯定和鼓励!这是其一;
其二,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开通“王渔洋文化研究保护中心”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扩大宣传渠道。
一家之言,请方家指正!
![[转载]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 [转载]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 [转载]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 [转载]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 [转载]获赠《王渔洋文化》2015年第2期!](//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