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大绅:《〈步唐集〉序》(录)

(2013-06-17 18:32:14)
标签:

沈渊

步唐集

刘大绅

胡太光

王祖昌

分类: 王渔洋文化

(《步唐集》)叙

(录自《山东桓台沈氏世谱·重修步唐集》

    余七八岁时诵诗,得《王裴辋川唱和集》,爱之,朝夕吟哦不释手,然未能知其意也。少长,学为贴括文,于诗道遂废。弱冠后,复取唐宋诸大家遍观之,乃酷嗜杜,及为之,终不似也。大抵杜之为诗,包罗万象,孕育三才,无物不有,随举即是。又身历国家艰难之故,周览人物得失之,原忠孝之激发,稷契之抱负,悉于诗致意焉。无故而欲漫似之不得也。王裴寄兴深微,托情旷远,后之人固无从攀跻。然吾辈生长太平,不撄荣利,山水风月,自喻适志,则于二子者为近。虽然,何可易言也。新城澄川沈先生,学有原本,出入百家,即尝列清华之选,读中秘之书,经术之湛深,治道之宏远,时时于文中见之。而其为诗,复清微淡远,萧踈闲散,言有尽而意无穷。每拈一句,辄今人作十日思。盖其得于辋川者深矣。余至新城之三年,交其裔孙明庭、平若,始得读先生诗。余何知王子文者,笃嗜王裴之诗者也,为删而存之者十之九。余因得籍以有言,幸矣。独念余仆仆风尘,薄书鞅掌,年逾四十,于此道卒无成就,且归田之乐,累托空言,未卜何日始得向辋川间问道,固将王裴笑人寂寂耳。读先生诗,愧乎!慰乎!世岂有知之者乎!

                                               古滇后学刘大绅薰沐识 

 

    余宰新邑,与搢绅先生相往来,而最知己者,莫若明庭、平若沈氏兄弟也。花底会客之顷,尝携其先太史澄川先生《步唐集》诗稿,求余选定。余受而读之,爱不释手,继以王事鞅掌,遂嘱王子秋水以自代。越二年,公退之暇,节逢重九,游于沈氏书斋,见其茅屋清雅,黄花正开,槐影重重,鹤声唳唳,与明庭、平若饮酒乐甚,赏菊赋诗。酒至半酣,明庭、平若遂出王秋水所选《澄川先生诗集》并《中秘稿文集》呈余。余重展读,且愧且慰,目睹其诗文潇洒,相见其风怀澹荡。而秋水评选复于我心有戚戚,遂叹明庭、平若固余知己,而王子秋水尤澄川先生千古知己者矣。因援笔立就,赠以七言二绝云:“其一:草堂曾葺屋三间,槐影鹤声尽日闲。秋水言中人好事,传诗字句偶从删。其二:江河太史文章在,不让苏韦储柳前。秋菊佳时重展读,风怀淡荡见澄川。其三:太史文章千古事,唐无王孟更无前。重来细读黄花节,风满山头月一川。”

           (注:“赠以七言二绝”,实为三首,不知孰是。原书如此,似笔误) 

                                             丁未重阳  刘大绅谨题于沈氏槐阴书屋

    注:我所见光绪庚子新刊适悟轩《重修步唐集》,为公元2009年仲春桓台县唐山镇后七印刷厂重印刷本。此集虽名为《重修步唐集》,实则由四部分组成,一是适悟轩藏版《中秘稿》,前有大学士于慎行撰《沈太史传》,内容为沈渊文集,共四十页。二是刘大绅、于汝伊、王祖昌鉴定适悟轩藏版《步唐集》,前有刘大绅、王秋水祖昌序,后有沈渊晜孙思堂所记跋,共四十一页。是为沈渊诗集。本篇博客即是此集刘大绅序。三是刘大绅、于汝伊、王祖昌鉴定《步唐集》,前有胡太光序,是为“沈太史诗续集”。共十九页。四是王祖昌秋水选订、适悟轩藏版《清挺集》,前有王祖昌所撰《清挺集序》,是为沈渊裔孙沈会东诗集,共三十一页。

   沈会东,名泗如,字会东,行二,邑庠生。沈渊次子沈庭楠玄孙。幼敏异,善属文,工诗。弱冠与兄泮如并入邑庠。邑诸前辈皆以远大期之。所著有《惜春夏咏诗稿》并杂吟诗数卷藏于家。配张氏高氏,子三。长子思运,次子思选,三子思适。其后人我所认识者为周家沈德胜。

   沈思堂,在卷四27页,谱名明庭,原名思堂,以字应试,号际清,行四。邑庠生。赋性俭朴正直。水源木本之思尤笃。沈氏族谱创自修武公后百有余年未经补续,公纠合族众,共谋厥成。殚心三载,始得刊印。配李氏张氏,侧室张氏,嗣子一,子一。其子曰琳,孙作谋居天津,曾孙之都,字尔会。谱上此后未作记载。

    本录入文与原文断句有许多不同,水平所限,所断仍有许多错讹,欢迎博友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