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象津:新城建置考(录自《白云山房文集》卷六)

(2013-03-03 08:49:05)
标签:

文化

新城

张象津

旅游

分类: 王渔洋文化

新城建置考

张象津

摘自《白云山房文集》卷之六

    新城经始岁月,前志据《元史》本纪,谓在世祖至元世。齐公之辨,据渔洋山人《儒学记》,谓在世祖中统世。今按《元史·世祖纪》:“十九年八月辛亥并淄莱路田索二镇,仍于驿台立新城县治”而《地理志》则于“般阳府路”称:“元初,太宗在潜,置新城县”。(般阳本淄州,原隶济南路总管府,中统中始升淄州为路,别置总管府。至元二年,又改淄州路为淄莱路。及二十四年,乃取汉县为名,改为般阳路。故纪于十九年称淄莱路,作史时取后之定名,故称般阳路也)般阳路领一司四县,其四县曰淄川,曰长山,曰新城,曰蒲台。新城县下注“本长山县驿台,太宗在潜,以人民完聚,剏置城曰新城,以田索二镇属焉”。若是,则新城初建在太祖世,不在世祖世明矣。盖建县时事属草创,二镇初不统于县。至世祖十九年乃并之,则建县自在先,并镇自在后。(纪中称“併”称“仍”,则前已立县可知。但其文简,故前志悮会地志分注,言“太宗置城”,不言后“以田索二镇属焉”者,则综括前后,省文也)

    观至元二年教授丁钰《初建儒学记》称“天元开国,豪杰蝟兴,本土张元帅收集流民,保据此地,遂革台为城,故曰新城,逮今四十余年”。皇上改至元之二禩省并州县,迁转官吏,其子张晋遂受除,迁于他所。丁是当时人,作记刻石,足证至元二年之前已建县四十余年矣。但未知确在何年。(元太祖在位二十二年,皆为太宗在潜之年)今按《元史》元太祖以金章宗泰和六年,实宋宁宗开禧二年,岁在丙寅,即位于斡难河称元年。三年戊辰,(金章宗崩,卫绍王立)始显叛金,六年侵金,得其关外北境。八年癸酉(卫绍王弑宣宗立),分三道伐金,南及怀孟,东迄登沂,而济南淄莱、长山、高苑等郡县皆陷。(虽多破陷,其实略也,掠而不守)明年甲戌五月,宣宗避敌迁汴,河北大乱,济、青、淄莱间金朝命不行。(是时,元兵虽去,而杨安儿及红袄、花帽等贼蜂起,京师道路不通,民既无主,本土豪杰筑堡结寨以自固。故张元帅保聚于驿台,后乃授县职,以元帅管县事)又三上,用度丁丑,为太祖即位之十二年,乃抚定中原,因张元帅保聚驿台,授以县职。此建县之始也。(《金史·本纪》宣宗兴定元年丁丑十月,辛未,元收邹平长山淄川,不言新城。新城,元收诸县乃置,或又在是年之后。立县在太祖世。《地理志》不称太祖而言太宗在潜所置者,太祖自三路伐金后多经营西域,其关南处置则皇子及大臣木华黎为之也)今据至元《初建儒学记》,由世祖至元二年乙丑,上溯太祖元年丙寅为六十年,溯其没年丁亥为三十八年,而溯其收邹平长山淄川,则为四十八年。记称四十余年,则建县当在丁丑以后数年之间耳。中隔太宗定宗宪宗及皇子拖雷监国,乃马真后称制后,至世祖十九年,已六十余年,至中统时亦四十余年矣。

   张象津:新城建置考(录自《白云山房文集》卷六)


张象津:新城建置考(录自《白云山房文集》卷六)

张象津:新城建置考(录自《白云山房文集》卷六)

张象津:新城建置考(录自《白云山房文集》卷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