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信,明清交替时人,《重修新城县志》有传,但记载偏略,且名字记为陈玉信,一“王”一“玉”,似应以族谱记载为准。今读《陈何世谱》(卷三40页)有“陈王信”的名字,名后附有事迹简介,比县志记载内容颇多。内容如下:
“陈王信,字次忠,状貌雄伟,面髯皆赤,六韬咸备,骁勇绝伦。自幼事亲以顺称。读书不求甚解,而悉通大义。及长,性刚烈任侠有胆识。受知于长山刘公节之。会崇祯末年贼寇蜂起,天下无主。公与节誓团乡勇,仗义勤王。闻福王称帝于南,即督众回援。奈天不祚明,误赴奸某诡宴。节之被执,不屈遇害。公手刃十数人,力尽亦投江死。士民感其义,立庙配了之享。有清咸同间发逆扰东境,两显威灵,保全故里。乱定后,亦立庙肖像,岁时祭祀。又刊碑以志不忘。宗党称为赤髯老烐,配张氏。”(陈王信后人在民国谱卷五55页)
除去族谱和县志的记载,陈王信的事迹与刘孔和联系在一起。刘孔和,字节之,长山人。未了解之前,总认为他是个武人。读过《新城县志》,方知他文韬武略,读书人出身。《重修新城县志》中选有他的诗作。而且他是名门之后,其父刘鸿训曾是崇祯朝首辅。前几天与一位老领导说起“刘二官”的事情。老领导曾在起凤一带工作多年,了解一些“刘二官”的故事。据说,这“刘二官”就是刘孔和的化身,死后成神,保家卫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