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夜是清朝初年杰出遗民诗人,与王渔洋是外从兄弟,为学术界所关注。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原会长、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袁世硕先生为座谈会发来贺词,称“徐夜亦当是清初山东遗民之大家,载入中国文学史册”。作为一个以研究王渔洋文化重点的地方文化研究机构,关注徐夜亦是必然。因此,从2012年初,便开始关注纪念徐夜诞辰四百周年的话题。
2012年初,因参与出版《王渔洋传奇》,拜访徐承诩老先生的时候,知道徐氏族人中有这个动议。但是,当与相关人员座谈的时候,又觉得举办一个大型的研讨会难度太大,是否组织,尚需要仔细考虑。于是,组织学术研讨会的动议就此停滞,但围绕纪念徐夜诞辰四百周年组织一期《王渔洋文化》专刊的思路一直进行着。
进入12月,专刊的编辑也进入紧张时期。为了挖掘徐夜祖上的事迹,希望能去西镇村了解一下徐氏族人迁居桓台第一站徐家胡同的有关情况。与西镇村村委会主任、徐氏二十世族人徐银书先生联系的时候,他告诉我,经与族人协商,还是有必要举办一次座谈会。于是,向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霞同志汇报后,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首先,我们成立了一个筹备组,制定了筹备工作方案。随后进行分工,研究中心一是整理相关资料,除去刊物所用的资料外,又找到了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陈瀟先生的论文,使资料准备达到18万字,并整理印刷;二是邀请参会学者、专家等出席人员。徐氏族人侧重会务准备。
徐夜诞辰是1612年农历闰十一月二十九日,纪念活动的时间只能选在元旦前后,商定座谈会举办时间确定在元月16日,筹备时间十分紧张。年终岁尾,各项活动又多,短时间内组织起相当的规模也是个难题。经与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超、地方文化学者陈汝洁商讨,商定了邀请人员。我们首先与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巩曰国教授取得了联系,他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邀请。随后,我又拨通了淄博晚报原副总编、淄博市作家协会常务主席杨克和先生的电话,他也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同时,我们又分别与淄博师专社会科学研究所王国福教授、中文系李锋教授,滨州市地方文化学者张基地等先生取得联系,均得到了他们的响应。所以考虑邀请学术界和文学界嘉宾,主要考虑就是徐夜的具体情况,一是遗民,二是诗人。
这次座谈会得到了县内各有关单位和县域文化研究爱好者的支持和配合。县府办、县林业局、县政协研究室、县文化局、县地税局、县志办、新城镇、起凤镇、县作家协会、淄博晚报、淄博电视台以及县内各主流媒体均给予了大力支持。一并表示诚挚地感谢。
座谈会顺利召开了,与会学者、专家缅怀了徐夜的事迹,对进一步做好徐夜以及地方文化研究提出了极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霞同志不仅对加强徐夜研究,而且就做好县域历史文化研究与宣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