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踏湖
马踏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117
  • 关注人气:8,2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桑公堤倡修者:杨竹公

(2012-07-09 11:11:48)
标签:

桑公堤

文化

旅游

杂谈

分类: 王渔洋文化

    桓台县西北马桥镇境内小清河南岸,原有一湖称青沙湖。此处地势低洼,小清河、杏花河、孝妇河、胜利河等众水交汇,每逢夏季,大雨滂沱,附近居民大为其害。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新城知县孙元衡目睹惨状,以拯民于水火为己任。据状申报,巡抚桑(额)公历河道勘实,并令舍河治泊,委泊于河,修堤防水,挽民倒悬,实为神禹之见。知县孙元衡下榻北营,历行鸿猷。俟九月,农工毕。诹日鸠工,募夫役,按步计粟,以为工食,稽勤惰,恤劳苦,昼夜往返堤岸。用工约10万,不到两月而告竣。该堤屹若山立,亘若长城,自是众民得安。民众为报桑额之德,称此堤为桑公堤。近读《弥勒杨氏世谱》,有《乡饮大宾杨竹筠公传》,对桑公堤的修筑过程也作介绍。堤本惠民,倡修者当为人记。特录于此,以记前辈善行

乡饮大宾杨竹筠公传

    公讳洪森,字竹筠,同邑北营人慎五先生长子也。生而秀颖,年五岁便与群儿异,八岁入学,师授课不加玩索,裕如也。姿优才捷,塾师甚有厚望。年十三失怙,弟洪昌尚在髫龄,不得已与母议,弃儒业治家。公治家具有法度,内外井井,有干济称。北营在邑治西北,距城二十余里,多水患,小清河居其西,泛滥涨溢,视青沙泊若仰盂,孝妇河绕其南,壅溃之势又高若建瓴。每年秋,二水交至,数村尽为泽国,禾稼湮没,灶底蛙生,人皆束手无策,惟望洋生叹而已。公生平以一方利害自任,慨然与邻村议,约孝妇河居人何之柱等同日连名,具呈县台,允绅王公申文,启禀抚院桑宫保转详启奏,恩准,拨县相地理以审区处,阖邑蒙,公遂与诸绅耆协力倡办,因高下,度宽窄,量工程,土命,日授事略,经擘画了如指掌,自上流吕家庄北开浚,其势疏通,其力孝水得顺流而东,水患为之稍灭。然小清河道渐淤,仍冲折民房不少,田禾亦被漂没。公慨然曰:吾数庄正当众水下流,不为筑堤以捍之,此患终不能免。众推公为首,相视青沙泊南岸,与众议筑堤一道,约束狂澜,使不为吾乡害。众唯唯。通议,按户出夫,公为植昼夜监工百余日,捐谷若干石以为工役糊口资,每人日分食一勺,余功成,号曰桑公堤。公且与诸人勒诸贞珉,以传不朽云。公初为圣庙启事官,后行乡饮酒礼,举大宾焉。呜呼,公去今百余年矣,过桑公堤者犹不忘公之乐利,岂非所称乡先正与!

    分发陕西试用直隶州州同 甲午科举人金梦魁顿首拜撰

    注:文中有断句不开者,恳请博友指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