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渔洋 啸园 张实居(摘)

(2012-04-25 11:37:21)
标签:

王渔洋

张实居

啸园

文化

分类: 他山之石

王渔洋 啸园 张实居(文史佳话)

(原文网址:http://zq.e23.cn/bbs/viewthread.php?tid=1222&extra=page=6

    不久前,到邹平拜访郭连怡先生,得他编的《萧亭诗选》和《秋岩诗集校注》两册专著,使我对邹平的人文之盛又有了新的认识。邹平与章丘连山近水,地理位置和民风民俗大体相近,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张实居和郝秋岩就是邹平人引以为自豪的才子佳人。清夜孤灯,寒窗前展卷阅读,亲近之感迎面而来。特别是张实居和章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他的诗集中,许多我所熟悉地名都被他写在了诗歌中,梭庄、青阳店、会仙山、浒山洼、醴泉寺等等,让我兴趣大增,特别是在《张实居生卒之年考略》一文中,有“配章丘李氏知府晋徵公女,子五”一句,让我想对他与章丘的关系进行一下梳理。
   《梁邹西张氏家乘》中记载到:实居,字宾公,号萧亭。行八,邑贡生,中年遭时不偶,家以中落,隐居长白山大谷中,得五彩芝于山麓泉侧,因构采芝山堂,吟啸其中,淡然寡营。著有萧亭诗集行世,别有答问诗二卷,一为郎廷槐所编,一为刘大毂所编,皆附渔洋山人、昆仑山人答问诗,同荷收入四库全书一传,配章丘李氏知府晋徵公女,子五。”《四库全书总目》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都有对他的介绍,邹平人王红考证其约生于1634年,卒于1713年,享年80岁。查阅资料得知:张实居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其祖父张延登,父亲张万忠,在明朝做过大官。张实居的祖父张延登,字济美,明朝万历20年的进士,曾经做过工部尚书、左右都御史。张万钟任南明政权镇江府江防同知兼推官,在邹平领导过几次抗清活动,这可能是张实居隐居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
     可知,张实居是邹平的著名诗人,生活在明末清初,有作品被选入四库全书。《萧亭诗选》作序者有王渔洋,作后记者为王启涑,王启涑称张实居为舅氏,王渔洋称其为内兄,而王启涑是王渔洋的儿子。可知,王渔洋的妻子是张实居的姊妹。这样,我们就又得到了一个结论,王渔洋和章丘也有着一些姻亲关系。而将他们和章丘联系在一起的是,章丘梭庄李晋徵、李晋明昆仲。
    李晋徵字济斋,号伯卿,明崇祯元年进士,做官刚正不阿,廉洁奉公,颇有惠政,曾任彰德知府、保定知府等职。李晋明,字仲卿,顺治己丑年进士,初官大理,后督理中河,巡查江北,釐奸剔敝,与利惠民,致仕后,构别业曰啸园。
      资料显示:王渔洋名王士禛,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享年78岁,身后因避雍正(胤禛)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禛”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王渔洋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官,累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浩瀚的诗文掩盖了他洁已爱民,廉洁奉公的政绩,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王渔洋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先祖王贵元朝末年,从青州诸城迁至新城。四世祖王重光第一个进士,王渔洋是第八世。从王重光到王渔洋,历代冠缨不绝,科甲蝉联,先后出进士31人,举人46人,出仕为官者112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可以说优越的文化环境、深厚的文学沃土造就了一代诗宗王渔洋。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明末清初,梭庄李氏是章丘的名门望族,张氏是邹平的名门望族,王氏是桓台的名门望族,又都是济南府的老乡,因此,他们结成姻亲也就顺理成章了。然后,他们又都是文人,互相唱和,互相激扬,留下了文坛佳话。
     据道光县志载,啸园,在梭山之阴,邑人李晋明建,亭台严壑,有逶迤曲折之致,诸名士歌咏甚富。查有关资料,焦玉瑞、袁声、钟运太、焦绥祚等乡贤名宦都有题咏啸园的诗作,而最有名的当属王渔洋和张实居。
     王渔洋有《咏啸园十二首》,对于啸园周围的环境赞美有加,写梭山“云是天孙梭,何年化空碧”,写漯河“一勺出云根,石流湛清滋”,写长白山“唯有汉时云,悠悠自来去”,对李氏昆仲大加称扬“风标两公子,照影时来窥”。王渔洋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能在章丘梭庄一处留下十二首诗歌,并且写的清新自然,韵味十足,若不是章丘的山水深深打动了他的心灵的话,是不会出现这些优美的诗章的,这不能不让我们引为自豪。
     张实居写到章丘风物的诗也有十多首,在《竹枝词二十首》中就写到,长白山 、漯河、会仙山、浒山泺、摩柯峰等,浒山泺就是今天的芽庄湖,由于张实居隐居的地方在长白山中,距离浒山泺较近,所以他多次写到芽庄胡。“浒山淼淼尽葫芦,湖上人家似画图,渔唱菱歌三十里,吾乡也自有西湖”,描绘出当时芽庄湖的旖旎风光,表达了故乡的热爱之情,另外还有浒山泺三首,写的也都清新雅致。写到梭庄的有三首,《题啸园》《夜饮梭山绝顶》,《寄鹿鸣梭山索画》,《题啸园》写到:蒋径闲开二仲游,入门仿佛到丹丘。为从河朔诸贤吟,故作平原十日留。石削芙蓉当户立,泉鸣碧玉绕阶流。夜凉竟度清商曲,响落空林万壑秋。石如芙蓉,清泉鸣响,时有管乐之声传来,让人留恋忘返,写出了啸园的清幽秀丽的环境。梭山和啸园相邻,他写道:倚仗平临一径台,回首身在碧云隈。仰通呼吸苍冥里,欲取星勺作酒杯。写出了梭山的气势,平看树头月,俯听涧底流,西山爽气来,白云一窗收。写出了梭山的清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