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康熙〈新城县志〉序》(转)
(2009-08-17 11:51:53)
标签:
经史詹事右侍郎黄图王渔洋武功文化 |
分类: 王渔洋文化 |
附:桓台旧志序
嘉靖旧志序
郡邑咸弗可阙焉者也。
乡大夫,佥曰:吾邑志无传久矣。粤自元人始割于陵、高苑地置县。国初,
典故散轶,罔有作者。成化间,邑人同知于利、知县成儒始创志略;嘉靖壬
辰岁,经历王耿光、知县宫政绩续编志稿;近年,前峰邹公复命监生魏智、
庠生于牧取前志重编之。诸君留心县治,非不劳,且勤也。顾经理者虑其费,
图事者怠于成,率皆未梓,迄今益湮矣。余曰:有是哉,兹邑之阙也。夫籍
以载典,典以昭式,政之大节也。昔者孔子论三代之礼,唯文献是征,盖重
之也。若尔颓废,后将何征?归而谋诸邑佐,张君师曾、苏君仕、许君荣,
咸以余言为是,相承和衷,期底于成。时则职邑教陈君仕、李君廷球、许君
恺,访求故实以备参考。复延举人王子之垣、监生宫子敬、庠生邢子质、于
子三聘、李子鹤福、耿子饽、于子三善、成子绩、王子之干、毕子昌等十人,
相与博考郡省一统诸旧志,而日分厘之,不逾月而就稿。余复删繁理乱,疑
者信,谬者正,颓废者修矣。夫是志也,岂其文具已哉,余又谓有思道焉。
于方舆,见形胜之概焉,可以思守;于食货,见稼穑之艰焉,可以思节;于
官职,见责任之重焉,可以思勤;于学校,见化成之本焉,可以思兴;于礼
仪,见人文之贲焉,可以思饰;于人物,见贤哲之光焉,可以思重;于外志,
见博识之义焉,可以思蓄;于艺文,见典籍之寄焉,可以思考。若乃户口之
敝,力役之繁,经费之多,又余夙夜深思,亟欲扶持,而全安之者也,夫志
岂徒作哉!
能筹画曲当,可以传之有永也,是又俟大雅君子润色焉尔矣。捐奉锓梓,庸
识修志之意。
治之大略,即史之余也。新故有志在世庙三十有七年,前令胡公所辑,今逾
六十祀矣,字迹模糊不可晓。
曰:新邑诸事之趋于废,即一志犹然。由托凫者蘧庐相视,不任其役。吾奈
何复俟后人,乃亟思厘正。而自愧音羽,食生未化,不无贻媸豕渡;且莲夭
余孽未息,简防御,心手交瘁,曷遑贾余勇握纪载之管?时礼曹王公练经家
居,敬属之,博综集思,抚轶谋野,而铸以意匠,非楮叶为工者。暨脱稿,
而残者整,秽者新,缺者备,略者详。大巫见示,适获我心,盖彬彬然一方
之掌故矣!自是山川之袤隘,风物之淳漓,政治之得失,已如白垩丹,触目
易辨。用以备他日史乘之采择,庶不至如杞宋之无征,不觉低回欷息者再四。
能无延欠,稍迫之,有棘户走耳。诸凡调停兴革一劳永利之议,非不饶口敝
舌。然人情多惮虑始,而又目笑为迂。故其事有百难无一易,而其难在今日
倍浮往昔。后有能为百姓请命者,览是志得无有慨万一乎?而能复周官制作
者,王公之功不可泯也。
掌邦国之志,是为后世郡邑志所自昉;汉唐以来,《华阳国志》、《元和郡
县志》滥其觞;宋临安、咸淳诸志沿其流;至有明而灿然大备。
前后凡三修,各序言之详矣。然以记载考之,嘉靖以前,固以肇始;康熙而
后,并未中断。特经理者虑其费,图事者怠于成,率未梓行,人遂习焉不察
耳。今按嘉靖志胡序云:“成化间,邑人同知于利、知县成儒始创志略;嘉
靖壬辰,经历王耿光、知县宫政绩续编志稿;近年,前峰邹公复命监生魏智、
庠生于牧取前志稿重编之。”是志稿已权舆于数十年之前,至胡侯乃收其成,
固不始嘉靖三十七年也。天启志王序云:“嗣是而后,一修于归安钱侯,秉
笔者歙人程生可中;再修于扶沟马侯,分任者邑人张计部羽凤、沈武府庭英、
杨州守起震、周大尹沃身、张孝廉徽猷暨诸生耿鸣阳、崔云章等,不佞象晋
综艺文、家弟(脱“吏部”)象春诠人物”,“卒以涣而无统,未臻厥成。”
是天启志,前亦两度续修也。至康熙崔志,直接天启矣。然在此七十余年中,
如郑佥事之《新城旧事》、傅侍御之《新城轶事》,私家纪录胥为志乘张本,
非漫然作者。再崔志而后,乾嘉间有《后稿》,道咸同光以降有历次《续稿》,
二百四十年之典章文物一一汇箸于册,绍先启后,厥功尤伟。不然者,吾辈
今日感坠之茫茫,且将无所措手。纵令勉强蒇事,亦必左支右绌,滹漏丛生,
又安得从容整理成为信史哉!虽然吾辈此次重修,悉《后稿》、《续稿》之
赐,邑人士犹共知之、共信之;至成化以来,志稿,万历两度续修,邑人士
或不尽知、不尽信焉。数典忘祖,君子所讥,竟委穷原务本者贵。经史者,
志书之原;成化以来诸稿,为吾邑志乘之原。缕絮追述,昭示来兹,庶后之
人知典籍兴废士夫有责,公私记载,悉关文化,及时修辑,俾无废坠云尔。
成化以来作者,既详具篇中,不再赘。至《后稿》为乡先哲张汉渡先生所辑;
《续稿》则不一,其世不一,其人记载未能尽悉,姑阙以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