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面对指控,田文华忏悔了吗?

(2009-01-06 09:14:31)
标签:

三鹿集团

田文华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引起舆论关注的河北三鹿奶粉事件曝光有段时日,对三鹿事件涉案人员的审判也正在进行。面对法庭的指控,不少媒体的报道都说:面对指控,田文华在法庭上承认属实。而且,“流着后悔的眼泪表达了自己的忏悔:‘如果能够换回患儿的健康,愿意接受法律任何制裁。’”

    不管田文华是否从内心深处真的忏悔了,起码从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她对于公诉书的指控是承认属实。问题是后面的这句话,“如果能够换回患儿的健康,愿意接受法律任何制裁”。不是抠字眼,更不是文字游戏,也不想对田文华此时的内心世界进行剖析,只是觉得用这样一句充满假设关系的话来表达她的后悔,未免有些滑稽。不难理解这句话另外的含义,“能够换回患儿的健康”,“愿意接受法律任何制裁”,如果不能够换回患儿的健康呢?也许田文华同样愿意接受制裁,字面的意思却很容易令人产生“不愿意接受法律制裁”的含义包含在其中了。如果这样的分析正对了田文华的心思,她的“承认指控”还有什么意义呢?当然,法庭上控辩双方不会不想到这一层,法官更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但愿这只是报道的文字带给读者的误解罢了。

    其实,田文华的忏悔远远不仅在这一个层面,除去“三鹿事件”带来的直接危害外,她还应该对三鹿轰然倒塌在更深层次上反省。

    在现实生活中,加快发展既是各地政府的追求,也是企业的追求,更是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建设全面小康的的要求。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是一句广泛流行的口号。政府如何创造环境?企业如何创造财富?却又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三鹿事件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从三鹿事件看,政府确实创造了相当宽松的环境,但宽松到监管失位,导致严重后果,这就事与愿违、矫枉过正了。相反,政府创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三鹿集团应该如何对待这种宽松呢?应有的态度是珍惜政府提供的宽松发展环境与机遇,珍惜企业自身的荣誉,自觉按照生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回报社会。三鹿集团是如何做得?他们辜负了政府的一片苦心,辜负了消费者对它的信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长期宽松环境令三鹿,特别是企业法人产生的优越感,由这种优越感衍生出来的自负心理,由自负心理催生的超常思维,便出现了通天的自由王国。做到此等地步,谁还能左右得了?

    包天的胆子是惯出来的。近几天,上海电视大学副教授鲍昆山在央视《百家讲坛》“新说《水浒》”,讲述了太尉高俅从东京破落户子弟到太尉的过程时感叹“坏人也是好人培养出来的”。三鹿的跨塌根本原因在于自身,与众多好人的“惯”也是不无关系的。试想,如果政府不是一味创造环境,能够履行监管责任,三鹿大厦还能一夜之间跨塌吗?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这才应该是田文华忏悔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