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一楼,楼下有一个小院,于是养了一条小狗,黑白花的,是去年七月十五回老家的时候,侄子放在大哥家的,当时还小,刚满月不久的样子,也就是一虎口长短,跟在大哥家那条大黑狗的一旁,一副怯生生的眼神,连叫的声音都不全。从上午回家到下午回来,只听到它的嘴里曾发出过呜呜的声音,听上去真的不象是一条狗。狗的样子与经常看到的笨狗没什么两样,但是侄子说,这是一条训狗,如果训练好了,可以在马戏团里表演。吃过午饭要回来的时候,我又把它拿到一旁,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大嫂见此就说:如果你喜欢,就把它带着吧。大嫂的话,正中我意。又是在喝过几杯酒后,立即表示如果大嫂不在意,我就带着了。于是大嫂亲自找到一个布袋,把小花狗装到里面,放在自行车前头的篮子里。从老家到县城,差不多近二十公里,一路之上,一有汽车从身边经过,特别是汽车鸣笛的时候,它便吓得趴在篮子里,浑身发抖。
自从小花狗来到家里,在正常的家务之余,我便多了一项任务:侍候这条小狗。小狗刚到我家时,或许是受到惊吓,一直不肯吃东西,我就变着法子给它弄吃的,终于使它熟悉了这个新的环境,状况慢慢好了起来。因为狗太小,不卫生,除去按时给它洗澡外,训练它的卫生习惯也成了我必须做的事情。慢慢地,去外面遛狗也成了我的分内工作。开始只是偶尔牵着它去外面走走,并不经常。到后来,去外面兜风成了它最高兴的事情,每天见到我回来,它就上头扑面,摇着尾巴在我身边转来转去,如果我不牵着它出去,就发出一种类似哭诉的声音。于是,第天不管早晚,吃过晚饭后必须要带着它去外面散步。时间长了,有时候不等拴它的绳子系好,就急忽忽地跑了。它虽然很讲卫生,就有一样不讨人喜欢,就是经常冷不防冲着人叫,虽然不咬人,却吓人一跳。于是我的心里就积累了一个矛盾:拴它一天,不放开它吧觉得可怜,放开它吧,又经常弄得人们不爽。使我处在两难之间。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外出散步的时间选在晚上十点左右,那时候行人也少了,狗也不会乱叫影响人家了。这种现状一直持续到今年春天。
邻居的家里也养了一条宠物狗,黄褐色的,我说不上是什么品种,看上去好象是京巴,长得身量虽然不大,听说有好几年了,是花了不少钱专门从上海买回来的。邻居家里有小孩,有时候顾不上,把它也放在院子里,它听到我家的狗叫,于是就经常自己跑过来,久而久之,它就成了我家的常客,经常与我家的狗嬉戏。从今年夏天开始,它也经常跟着出去跑。尽管出去的时候晚了,零星的散步的人经常出现,还有来往的车辆,也让我担心它不会躲避,假如出了危险,我怎么向它的主人解释呢?于是,在出去的时候,既要照顾自家的狗,又要照顾邻居家的狗。既要担心它乱叫骚扰行人,还要担心它的安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了我头疼的事。
于是我忽发奇想,怎么不能把它们拴在一起试一试?于是我准备了一条小绳子,两头都打上扣,大小正好能够套在狗头上,再出去遛狗的时候,把它们一头一条拴在一起,看它们老实不。没想到效果奇佳,两条狗相互制约,大狗在前面跑,小狗在后面跟,大狗想跑快些,小狗在后面拖。小狗使懒不想走,大狗就使劲拉着它。两条狗再也没有精力乱跑扰乱行人了,我也不用专门在很晚的时候出去散步了。人们看到一大一小两条狗拴在一起的时候,总是用一种好奇的口吻啧啧称奇。
从心底讲,我是喜欢狗的。我小的时候,家里曾养过三条狗。那三条狗长大以后,都不知被谁打去了。除去有一条据说是被村里窑上的人吃了以外,其他的两条都不知所终,估计也被好吃狗肉的人打去吃了。参加工作后,有几次打算养条狗,都因为住房问题未能如愿。我是个喜静的人,平时又不想活动,身材又比较胖,养狗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与健身联系起来。但是客观的效果,却是因为养狗而逼迫自己出去遛狗,逼迫自己养成并保持散步的习惯。于是有熟人或朋友取笑我遛狗的时候,我也并不在意地加上一句:以遛人为主。
狗是人类的朋友,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是所有动物中,狗的基因与人相近的最多。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善待生命,善待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