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新浪淄博:http://www.zbsina.cn/】
据中央电视台7月21日新闻30’报道,内蒙古教育考试中心为了提高考生填报志愿的准确率,实现分数和选择学校的高效对接,在全区高中建立了网上实时填报系统,它统合了各高校招生的详细信息,让考生和家长能同步了解高校的录取动态,随时查出自己在所报院校中的排名,并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多次填报志愿,同时根据网上的动态信息,结合本人的实际,不断修改志愿。在已经完成的一本招生中,内蒙古考生满意率高达98.24%,比07年有大幅度提升。这种被称为“实时在线填报志愿”的方式,解决了困扰考生和家长多年来为填报志愿带来的苦恼。
时下正是高考录取的时节,为了能准确填报好高考志愿,到自己心仪的大学读书,每个考生及其家长可以说是费尽心思,寝食难安。单位上有两个同事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分数都在600分以上,为了孩子能够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从高考前就搜集各方面的信息,考察相关的院校,了解每所院校往年招生的信息。这样做的目的,用同事的话说,就是能够让孩子上理想的大学。还好,这两位同事的孩子都如愿以偿,所报志愿都已经录取。与这两位同事相比,相当数量的考生及其家长却并没有这么幸运。据说,今年省内的许多院校都出现填爆和严重不满的情况,有鉴于此,为数众多的高分学生并没有被所报高校录取,不得不到排名稍微靠后的学校录取。相反,有一些院校则没有报满。于是有考生家长报怨,孩子分数考低了担心上不了好学校,分数考高了又担心志愿报不好同样上不了理想的大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很重要的就是对于填报志愿的盲目性和招考信息的不能及时公开。众所周知,山东省的教学质量在全国属于高水平的,不少国内的一流大学都愿意录取山东的考生。去年,省教育厅一位副厅长在网上开博客倡导素质教育,对于违反相关规定乱补课、乱辅导的学校和校长严厉处罚,一时引起舆论轰动,不知道省里的教育部门为什么对这样一件关系千万个家庭的大事有所忽略了呢?就素质教育来说,学校的大门是把住了,你看到了学校附近一夜之间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辅导学校了吗?并非一棍子打死,不怀疑那些学校中有不少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好老师,同查也不能排除其中也有一些滥竽充数鱼龙混杂的老师吧?甚至就有所谓辅导学校已经借用学校的名义举办辅导班了,对这些现象,教育部门是否清楚呢?话说远了,如果省内也包括省外的教育部门能够象内蒙古教育考试中心那样,为考生着想,为家长分忧,建立“网上实时填报系统”,为数众多的考生及其家长,难道还能象现在这样为了能够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提心吊胆吗?看来,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仍然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教育门去思考和研究。以山东的实力和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能力,不能建立一套“实时填报系统”,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同时,内蒙古的做法也与眼下成为舆论热点的“华中科大忽悠考生”事件形成鲜明的对照。华中科大为什么背上“忽悠”考生的骂名?这其中有招生人员胡乱许诺甚至是引诱性许诺、欺骗性许诺的缘故,但根本仍然是录取信息公开不及时。如果如内蒙古“网上实时在线填报志愿”系统得以推广,让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及时了解华中科大的招生信息,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信息不畅带来的消极影响,是完全有可能的。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华中科大颇具备研制开发此类软件的能力和实力,以其自身的能力,为什么不能做到这一步,从而避免“忽悠”考生事件的发生呢?平心而论,华中科大同样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况且,招生人员是否在招生中存在如此故意也未可知。尽管华中科大校方称“未承诺保证录取”,因此带来的对华中科大声誉的影响则是很难消除得了的,到头来只能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果不从根本上考虑解决问题的出路,单纯采取这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兵来将挡、水来土屯的办法再也难以奏效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