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锡水污染该向谁问责?

(2007-06-11 23:25:59)
标签:

环境保护

无锡

蓝藻

宜兴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据新华网今天消息,无锡“水危机”引发一场“环保风暴”,当地一些企业因违法向太湖排污而遭到严肃查处或遭勒令停产整顿,无锡市辖下的宜兴市5位政府官员因在对相关企业违法排污上“工作不到位”或“监管失责”,分别受到行政记过、行政记大过、行政撤职等处分。
  初看这则新闻,不禁为无锡市的做法叫好。在看过被问责官员的相关情况后,这刚刚升起的一丝喜悦,不免又为这种只打老鼠不打老虎的做法感到不可理喻。如此问责,能够遏制愈演愈烈的环境恶化趋势吗?
  这次被问责的官员是宜兴市周铁镇镇长吴旭,周铁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陈忠强,周铁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莫小峰,宜兴市环保局副局长张盘君,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周铁中队副中队长冯旭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6月3日以《无锡蓝藻重灾未除,企业排污不断》为题,报道在太湖蓝藻暴发后、无锡尚处于“水危机”风口浪尖之时,宜兴当地部分企业仍然在顶风作案,直接向太湖排放污水。这次问责,仅此而已,远非前段时间引起广泛关注的无锡水污染事件的全部。即便如此,宜兴市被问责的最高级别官员,仅为宜兴市环保局副局长。而需要对此承担责任的,恐怕远非这几个“小人物”所能替代。

  无锡水污染是一件引起广泛关注的恶劣事件,至于突然暴发的原因,有关媒体引用有关负责人的解释说,是由于去年是暖冬,蓝藻经过处理之后还冻不死,今年天暖得早,符合蓝藻的生长温度,加之无锡夏天风向西南,加重了太湖的污染。但他不得不承认,太湖周围的污染排放也是个问题,一些企业确实存在偷排污水的行为,如果要彻底改善水质,就需要对大环境综合整治。来自无锡市纪委、市监察局的通报指出,“部分企业顶风违法排污,反映了少数领导、职能部门以及一些企业大局观念淡薄、环保意识缺失、工作措施不力等问题。”并要求各部门及有关企业“一定要从中吸取深刻教训”,“职能部门要正确履行职责”,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坚决淘汰关闭超标排污企业。这些事实已经表明,造成无锡这次水危机的关键因素是“人祸”,而非“天灾”。有关负责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强调客观原因本身就不是应有的态度,同时,被问责的绝非仅此几位“小人物”,被问责的,还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官员。

  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无锡因蓝藻暴发引起的水危机已基本解决,问责的目的同样绝非为处理干部,而应该在于引起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但是,要想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仅仅向这几名最低层的官员问责是远远不够的,很大程度上,他们仅仅处于执行层次,对于决策层次,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或许有关部门正在履行程序,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官员为这次沉重的代价买单则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如果问责仅仅停留在这几个“小官”的层次,只能是有关部门的作秀,而对这几个“小人物”最普遍的看法,就是他们“倒霉”。或许,等到环保问责风暴到了象清理非法用地的程度,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才能真正从口头走向实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