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动人物亲情友情生活健康教育 |
分类: 年度感动人物 |
按:今天登陆桓台在线,看到这篇文章,觉得很感人。虽然文章的切入点略显传统,记述的故事也有待进一步挖掘,作为一名本地人,同样被付佩芬的故事感动着。她的丈夫于守告曾担任一建筑公司桥梁工程的经理,2003年在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带领工程队施工时,因为高原反应等因素突然昏迷不醒,连续高烧4天4夜。是她日夜守候;因于守告的病情,其母亲也急火攻心,突发脑溢血。付佩荣精心照料他们,把于守告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文章转载如下。
田庄镇高楼村妇女付佩芬数年如一日,精心服侍双目失明、脑萎缩的丈夫及患脑血栓的婆婆,照顾年幼的儿子,把坚强、灿烂的笑脸留给家人,以瘦弱的双肩苦苦支撑起这个家。
5月24日,又是平常而崭新的一天。早上,付佩芬给丈夫于守告穿好衣服,梳洗完毕,扶着他坐到饭桌旁,把饭端到他面前,她盛了一勺粥,用嘴吹了吹后送到他口中……吃完饭,她又扶着丈夫坐上轮椅,轻轻地推出门外,让他到外面晒晒温暖的太阳。付佩芬那么细心地照料着丈夫于守告,流露出的满腔深情令在场者感动。
付佩芬曾经有个幸福的家,夫妻和睦,孝敬公婆,有一双可爱的儿女,一家人生活得如蜜一样甜。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当时担任某建筑公司桥梁工程经理的于守告在青藏唐古拉山带领工程队施工时,因为高原反应等因素突然昏迷不醒,连续高烧4天4夜。当亲戚朋友都万念俱灰时,付佩芬不肯放弃,她不眠不休地守在丈夫病床前,不时给丈夫揉揉腿,说说话。7天后,丈夫奇迹般醒了过来。于守告的命是救回来了,但由于高烧烧坏了视神经和脑细胞,导致双目失明、脑萎缩。心急如焚的付佩芬带着丈夫四处求医,医生却告诉她,她丈夫治好的几率不大。
屋漏偏逢连阴雨。于守告重病的消息传来,于守告的母亲急火攻心,突发脑血栓。厄运再一次降临到于守告一家,像大山一样压在了付佩芬身上。接二连三的不幸,花去了付佩芬一家的全部积蓄,原本富裕的家庭变得负债累累,而且丈夫、婆婆都变得神智不清。为了增强丈夫、婆婆体质,付佩芬想尽办法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喂食时总要小心地剔除骨刺,把鱼肉切成细细的丁块。开始的一年,付佩芬餐餐喂丈夫吃饭,她把好的菜和肉都喂给丈夫、婆婆吃,自己只是吃点饭。起初,于守告不能控制大小便,经常便溺在床上、裤子里,为了让丈夫身体舒适,丈夫每一次大小便之后,佩芬付都要及时清洗,并每天为丈夫擦拭,为他换上干净衣服。付佩芬还坚持为丈夫按摩,每天早晚扶着丈夫在村里活动,丈夫走累了,就用轮椅推着他。付佩芬的精神感动了老天,在她细心的照料下,一年后于守告的病情略有好转,已经能够控制大小便,但是由于脑受伤,他的性情大变,动辄大声哭闹、谩骂,付佩芬总是以一颗包容的心原谅丈夫,把委屈埋在心底,尽心尽力照顾他。后来由于药物作用,于守告得了糖尿病,晚上起夜次数较多,付佩芬夜夜都要拖着疲惫的身体起来伺候他。如今双目失明、脑萎缩的于守告一刻也离不开人,走路、上厕所都要人扶着。在痛苦与艰难的日子里,付佩芬陪着他一路走过,成了他的拐杖。
付佩芬一边照顾丈夫、婆婆,一边还要照看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女儿已远嫁他乡帮不上她的忙,养活全家的重担落在了她瘦小的身上,所幸年已70岁的公公时时帮她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家里的收入就指望三亩多责任田和门前的一块菜地。为了还债,她每天起早贪黑拼命干活,农忙时她一天到晚都在地里干活,心里时刻惦记着家中的丈夫、婆婆,无论多忙多累,她一天总要赶回家多次,及时给他们做饭。
为了这个家庭,为了丈夫、婆婆的衣食起居,付佩芬付出了多少体力和精力啊!45岁的她,乌发已过早地染上了白霜。她凭一颗诚挚的爱心,与丈夫风雨同舟;她用一双勤劳的手,支撑起了一个家,也向人们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人间真情。
前一篇:可恶的传媒与解说毁了鲁能
后一篇:张恒:从工人到化工专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