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亲情友情 |
分类: 琐事留忆 |
拍马屁本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其含义自不必说,无非就是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地方唱什么歌,千万不能象鲁迅先生笔下的人物——别人一通赞美,此人说了实话。这本是千真万确的,在不合适宜的时候出口,却成为千古笑谈,遭到了主人以及在场人士的强烈斥责。
前几天,本人不慎也拍了一次马屁,本意也是想赞美人家几声,虽然没有博得什么的企图,起码觉得不至于拍到马蹄子上。因为凭多年的接触,此公虽早已跨入精英阶级,其所居有的草根情节公认还是颇重的。但是结果并不如此,昨天晚上,主人对此不但没领情,反而认为我拍的马屁降低了他的品位。呵呵,这下好了,虽然没拍到马蹄,后果好象比那还要严重,弄得我精神很是不振以至于今天夜里差点失眠。
话虽然如此说,我在一个小县城工作和生活,目光所及,也只能局限于一域,即便如此,我说一些话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唯恐说错了贻笑大方。而对于在更高层次上情况,咱一是不了解,二是没资格,把话说大了,那是不可能收回的,弄不好,丢人丢到联合国也未可知。
于是,这拍马屁也是讲究学问的。拍什么人,为什么拍,什么时候拍,拍什么内容,拍到什么程度,拍在什么地方,怎么拍,这都是需要一番学问的。可惜,本人愚钝,确属拍盲,本以为有资格拍这次马屁,自觉能够拍到恰如其分,拍得人家比较舒服,绝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当然情况并不象说的这么严重)。尽管如此,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认为这次马屁是值得一拍的,拍得也比较到位。原因就是前面说的,我只了解我生活的这个小县的情况,到市、到省去拍,咱的确不够格。
话虽这么说,此公对于这次并不成功的拍马还是颇为关注的。就在昨天晚上,下班快到家了,接到他的电话,说是晚上小酌一番。现场,此公又向与会(酒会)的几位朋友再三说明,前几天的酒会的确是“冷不防”。
我这么说,大家应该猜到此公是谁了,乃糊涂大师李玉文也。不管玉文是否乐意,先在这里通报一声。哈哈。
前一篇:鲁能后防需要好好改组了
后一篇:社会宣传中的典型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