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琐事留忆 |
或许过了浪漫的年纪,或许春节快到了,或许观察问题的角度、广度有问题,今年的情人节看上去的确好象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早晨上班,办公室的同僚便开起玩笑,说今天去什么地方约会,中午晚上不回家吃饭就告密云云。玩笑而已,对于情人节,却勾起了写一点东西的想法。摆在办公桌上的台历翻到2月14日,上面介绍了情人节的相关事宜。台历上说:情人节,又称“圣瓦伦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关于这一节日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纪念一位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因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行刑前,瓦伦丁曾给监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实,我没有考证,但在这个日子里表达男女之间的情谊,似乎是确凿无疑的,以至于传入我国之后,我们传统的“七夕”似乎逐渐被人们淡忘。去年2月14日,一次偶然机会,和一位懂英语、熟悉所谓情人节来历的同志一起吃饭,顺便说起了情人节。他解释了情人节的原意,根据英语原文的意思,“情人节”有三种含义,他说过的这三种解释我记不起来了,但其中任何一种都没有我们望文生义的理解。自然,这情人节也就成了未婚男女们的节日,我们这些走过婚姻红地毯的人,也就不存在过什么“情人节”的事了。所以,一位朋友曾说过与夫人过“情人节”的事。朋友告诉夫人:今天是“情人节”,我陪你去浪漫一下。结果夫人大翻其脸:我是你老婆,不是情人,要过你找个情人去过。没想到这朋友想浪漫一回的热脸,顿时碰了冷屁股。
这当然是笑谈,其实今年的“情人节”的确看不到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公干,上午去市区,印象中一向比较时髦的地方也缺少了激情。满眼所见的,是挤不动的车流,行色匆匆的人群,还有挂满各处的大红灯笼,除去从车载收音机中传来的交通广播电台主持人那装嫩的调侃声,和时而播放的“两只蝴蝶”,在热闹的市区也没有体会到“情人节”的特殊和浪漫。
让我感受到一丝情人节气息的,还是我们这个小县城。下午走在街上,偶尔看到有青年男女手捧玫瑰,兴致勃勃地走在路上。一位朋友发来短信:尽管我们萍水相逢,但我愿意做你踏实的葱花。祝你情人节快乐。
我们有自己的情人节,那就是每年一度的“七夕”,而且这个节日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为了求证是这个传说的发源地,不少地方甚至作出过许多方面的设想,其中我们淄博的沂源也在其中。可惜的是,这个节日正在慢慢淡出我们的生活。与此形成对照的,反而是2月14日“情人节”这个“舶来品”正在而且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经济现象,是商家掏空顾客腰包的炒作和作秀,但隐藏在背后的还是文化。情人节的红火,撑破了些许花店老板的腰包,但当这个舶来品也成为人们生活的“鸡肋”的时候,它到底还能有多大的影响力?
前一篇:俯拾皆为感慨事——见闻几则
后一篇:感动淄博年度人物颁奖仪式将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