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时事评论 |
前几天耳闻有记者下跪采访的事情,只是觉得不过是采访方式的不同,并没有引起注意。今天中午,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播放一档访谈节目,参加节目的董路等嘉宾也是各执其词,莫衷一是。看过电视,才感觉到这其中的玄机。
据报道,河南某报社记者何泳刚等两记者在医院追踪采访骨癌患者梁进柱时,梁的妻子和哥哥向记者长跪以表感激,记者劝慰不起,其中一位记者突然也跪了下去,三个人一起跪了10余分钟,直至记者完成采访。次日,下跪记者所属的报纸即以《记者跪地采访尽现人间真情》为题报道此事,消息的作者就是与下跪记者一起前往医院采访的同事,据说,他就是该报新闻中心的副主任。
本来,记者在采访中下跪,虽然少见,说到底只不过是采访过程中的一个插曲,最多是一个方法问题,完全没必要把它复杂化。但是,由于这家报纸的报道,引起了网民的对“下跪采访”的强烈反响。赞同的有,质疑的也有。网民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家报纸的报道并没有把采访骨癌患者作为新闻主体,而是偷梁换柱,把下跪采访变成采访下跪,把自己变成新闻的主角,把对病人的跟踪采访报道,变成了对报纸和记者的自我褒扬。想来这倒真是自我吹捧的高招。于是,人们的质疑在所难免。
扶危济困,弘扬正气,是包括报纸在内的各种媒体的职责所在。何泳刚在采访中下跪,有他自己的客观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下跪者患者哥哥的年龄比记者父亲的年龄还要大,记者劝说不成。面对下跪的长者,年轻的确记者为了采访,还能采取什么方式?采用下跪的方式虽然令人意外,但细想起来并不值得大惊小怪。相反的倒是报社的这则报道,本意也许只是想赞扬一下记者的敬业精神,不曾想却成画蛇添足,反而使人怀疑起这家报社的动机。
前一篇:谁将成为文建刚第二?
后一篇:亚洲杯抽签与赵本山“忽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