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亿国人患精神病”是为药商张目

(2006-10-04 14:56:52)
标签:

药商

精神病

精神疾病

中华医学会

周东丰

中国

分类: 时事评论
  新浪网转载新民晚报消息 “根据中国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测:目前至少有一亿人患有各种精神障碍疾病。”这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周东丰教授昨天在“世界精神病日”专家座谈会上对中国内地精神病学状况的基本评价。
  看到这则新闻,本人颇为吃惊。首先是为国家担忧,一国之内,有如此之多人患精神疾病,加上其他的诸如肝病、肾病、血液病、肠胃病等等,那以我国十数亿人,能找出几许健康者?国人健康如此,国家建设如何进行?出行如何保证安全?其次,国人之中果真有如此之多人患精神病吗?咱未从医,无从知道此调查如何进行,这家学会是不是权威可信,只是在我等理解中,精神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行为大多超过常人表现,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并没有看到如此之多者。第三,这“精神病”的内涵是如何界定的?正常情况下,我所理解的精神病就是那些行为上疯疯颠颠的那些精神病人,这也许是狭义上的理解。广义上的理解,应该还指包括“偏执、交往障碍、抑郁、情绪波动、躯体症状、过于敏感”等等在内的精神病。如果以此而论,那“一亿”之数恐怕不能涵盖。这个推测出的结论,很明显会带来人们认识和思想上的误解和恐慌。以本人为例,看过之后,甚至怀疑自己也患了精神病。
  那么,作为一家看上去颇为权威的机构为什么不科学、全面地界定这个数字呢?不可否认,作出这样的评价,能够引起国人对于精神疾病的重视,对于提高国人的精神健康水平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精神病的理解,人们只停留在狭义的水平上,突然间听到这个数字是不是能够接受?如果相信了这个数字,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如何治疗这种疾病?所以,有关人员作出这个评价,与其说是为了引起国人对于精神疾病的重视,倒不如说是为医药商家张目。
  众所周知,一种药品的问世,必然要有它的理由,而且理由不充分,制药商家是不可能花费巨额成本投资研制。道理很简单,一种药品如果没有广阔的销售空间,药商是不可能有巨大的利益空间的。一个权威专家在一个座谈会而不是新闻发布会上发布这么一则评价,是代表他自己?还是代表了这家权威机构?如果仅代表他自己,虽然人们也会注意到他的头衔,但毕竟是周东丰教授的个人行为;如果代表中华医学会,为什么不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不管如何,周教授都应该考虑到他特殊身份的影响和作用。而这则评价,必然会成为医药商家为推销此类药物,而夸大其词的最好借口。前几天在省内一家电视广告上就看到这么一则,一开始就是“据中华医学会权威发布”,有多少多少某某某疾病患者如何如何。看过广告以后给人的感觉就是,自己也有这种症状,是不是也患了精神疾病?我忘记了这种做法是不是与医药广告是否相符,值得肯定的是,中华医学会的结论,的的确确成了商家宣传的铁招牌。
  或许我的观点过激,也许片面,也许误解了周教授的原意,但是,这些严肃的评价确实出现在了药商的广告之中,成为药商扩大销售、赚取最大利益的借口。
    注:2009年10月10日,生部官员澄清"1.6亿人有精神障碍"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国庆二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