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中天也出小纰漏

(2006-08-09 13:44: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今天中午,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播出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奸雄之谜》,其中一个地方,讲出一点纰漏,录出于下。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就是介绍曹操的情况,根据世人对曹操的定论,分析他为什么被人们称之为“奸雄”。其中讲到曹操得到当时汉朝太尉桥玄赏识,并在桥玄推荐下他去找当时著名的专门评论人才鉴赏家许劭评论。因为当时风气如此,要想进入上流社会,就要得到著名评论家的评语和推荐。曹操找到许劭后,许劭怎么也不作评语。结果在曹操再三要求下,许劭作出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易先生也引经据典,从《三国志》引下了曹操听到许劭评价后的反应是“哈哈大笑”。
    现在的问题就是,许劭的评价对于曹操步入汉朝上流社会的作用。易先生在宣讲中进一步讲解了曹操的为人和品格,立足点就是“曹操是一个可爱的奸雄”,但是,曹操如何利用许劭的评价,或者说许劭的评价如何帮助曹操步入上流社会则没交待。也许是时间限制,也许是觉得这点不重要,但我想,曹操的“奸雄”定论正是许劭下的,尽管“奸雄”的帽子让后人对曹操产生了一种误解,但是,毕竟曹操是凭借这个定论步入汉朝上流社会的,能臣也罢,奸雄也罢,在当时也许并不是个贬义词。如果是个贬义词,那么在当时情况下,人们怎么可以不提防曹操?曹操为什么能够坐上汉朝丞相的交椅?还有,曹操听过之后,为什么还能够“哈哈大笑”?如果曹操不高兴,那么他能够“大笑”的起来吗?现在看来,“奸雄”至少是个中性词;即使不是,曹操一定是认可了许劭的评语,他也一定会认为,这个评语对他来说肯定是恰如其分,这个评语肯定能够帮助曹操平定天下!
    所以,本人觉得易中天先生在这讲中应该把这个细节交待清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马踏湖放荷灯
后一篇:车祸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