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踏湖
马踏湖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540
  • 关注人气:8,2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一个“罚”字了得

(2006-07-27 09:53:23)
标签:

流浪歌手

瓜农

街头文化

摩的

甘林

上海

分类: 琐事留忆
    据新浪网转自中国新闻网的消息,“流浪歌手上海地铁卖唱被罚引发争议”。文章说,有个林皇名将的网友在天涯论坛上发表帖子,讲述了他在地铁站唱歌被罚款的事情。上百网民立即发帖回应,从而引发了关于上海街头文化的大讨论……“林皇名将自称甘林,昨天下午,上海东方早报记者在莲花路地铁站看到了这个24岁的流浪歌手。虽然有了前一次被罚的经历,单薄瘦小的甘林依然没有放弃,他坐在地铁通道口弹吉他演唱,不过刚唱了一首歌,就被轨道公安劝阻。相关部门表示,根据《上海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地铁卖唱是不允许的,街头文化需控制在合法的范围内。
    无独有偶,前几天,华北某省有个瓜农,因为西瓜丰收价格只有二分钱,一气之下,自杀身亡。试想,如果能够疏通销往城市的渠道,能够及时把瓜卖出去,还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吗?虽然这件事与地铁卖唱被罚关系不大,但是,同样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社会应该怎么样关注象流浪艺人及瓜农这样的弱者?
    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各地都在促进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对于城市的管理力度都纷纷加大,各自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定,这些对于提高城市品位,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无疑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想说的,就是与加强城市管理相联系的规章制度,是不是应该更加配套,更加具有人性化?
    与此相联的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情。比如马路市场,有了执法局,整天赶得到处路,小贩们也打起了游击,执法人员来了,他们就跑;执法人员走了,他们就再回来。虽然现在情况有所改变,但是占道经营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而且,沿路的一些商家门头,偶尔还挂出了执法局监制的字样。看到这些,真不知道是喜是忧。比如街头存在的“摩的”,从根本上讲,这种东西好象是不应该出现的,除去其他的众多原因外,安全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此,有关部门曾多次打击,但总是打之不尽,除之不竭。为什么?这些从业者的身份也特殊。可以作一个调查,开摩托载客的,大约有两种人,一是城区下岗的职工,一是农村没有其他劳动能力的人。这些人在摩的被取缔之后,生计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于是,屡禁不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比如街头行医者,有的是有证的,有的没有证,有的有资格,有的没资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管理的不到位应该是主要原因。按照国家的规定,具备行医职业资格的,进行规范;不具备行医资格的,关门大吉。管理不到位,医疗市场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就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这本身就埋下了安全隐患,如果不引起重视,出问题只是早晚的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看罢这则新闻,联想到这些事实,不禁生出一份感慨,面对众多的特殊人群,怎一个“罚”字了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