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发

(2006-07-08 21:54:29)
分类: 琐事留忆
    今天晚饭后,和一个朋友去散步。走到一处叫飘然的理发店,朋友说要理发,于是一同走了进去。朋友上楼理发,我坐在楼下等他。
    不一会,来了两个穿着“泗阳特曲”字样文化衫的中年人要理发。一人问:“理发多少钱?”理发师答:“5元。”另一个问:“理光头呢?”理发师答:“三块。”问过以后,二人商量了一下,一个留了下来,理光头,另一个头也不回就走了。二人的身上有好多土,一看就是在附近务工的民工。为了理发这几块钱,他们简直连这点钱也不舍得花了。留下的是理光头,钱就是三元,因为看上去这个顾客应该有五十多了。而走了的显得年轻些,可能不想理光头,却觉得这五元钱又有些贵,只好为了省一元或者两元钱,找一处更便宜的理发店去了。
    看到二人的情况,我的眼睛不禁有点酸。生命不能承受生活之重,生活也不能承受理发之轻。在这里同时等待理发的还有几个,一个是不到两岁小男孩,很象回事似地坐在理发椅子上,父母围着,生怕有什么闪失;一个是位长相稍显气质的少妇,领着女儿在选发型,准备选好以后再理。听她的口气,她想烫发,可是老公却说烫发后显得年龄大。于是她在和女儿一起选发型。我坐在一边,看着民工坐在理发椅上的背影,心中忽然增加了许多感慨。
    于是,我想起了上午看到的新闻:7月3日晚,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长隆纺织厂女工刘运芳晕倒在车间内,抢救无效第二天死亡。医生说,刘是因中暑死的。刘运芳的工友向记者反映说,该纺织厂车间常年温度很高,近期高温天气,更是给他们“火上浇油”。(7月7日东南快报)
    我的夫人也在一家纺织企业工作,为了完成任务,她每天都要搬运2吨左右的棉纱,还要检验棉纱的质量。常年的劳作,劳累也使她不能承受。可是,我又有什么法子呢?只是和这位热死的女工相比,她们的条件稍微好一点,公司里发了一斤茶叶,车间里好象也有通风设备。但一看到她回到家那疲惫不堪的神态和湿透的衣服,我也经常生出一丝淡淡的不安和自责。
       与此相关,上午看新闻,好象有一则是关于建筑工人在暑期工作时间规定的,大体意思是说,暑期天热,建筑工人在中午时间必须休息三个小时。这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可是,等落到实处的时候,他们能不能享受到这些权利呢?
    愿农民工不再为省几元理发钱到处找理发店,愿不再出现热死的悲剧,愿我们的亲人们能够真正生活在温暖但不困难的阳光雨露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