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客上,有不少朋友的留言。看到这些留言,觉得有必要说一说我的网名。为什么起这个网名?首先是因为喜欢这个地方,觉得这个地方很能代表我们家乡的风景;其次是想为这个地方做一点广告,宣传一下这个地方,欢迎天下网友有机会一定来这里作客;第三是爱乌及屋吧,有好朋友在那里工作,不能在别的方面助一臂之力,这也算是帮个人场吧。所以注册的时候,就把“马踏湖”当作了自己的博客名。所以,每当有朋友问的时候,其实也不必回答,我就是桓台的:桓台有个马踏湖,马踏湖就在桓台。这也算是为宣传桓台做一点所谓的贡献吧
马踏湖的由来,也缘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春秋时期,五霸之首齐桓公为了维护日渐没落的西周天子,高举维护王室的大旗九合诸侯。其中一次会盟的地点就在现在的马踏湖区。据传说,齐桓公为了炫耀齐国的国力,在现在的马踏湖一带盛兵相待。前来会盟的诸侯担心被齐桓公欺骗,也带兵而来。于是万马践踏,平地成湖。为了纪念这件事情,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马踏湖。
马踏湖不象南方的湖那样有着广阔的水面,所有的是两千多条纵横交错的河道,看上去果真象是万马践踏而来。这当然是传说,在这个地方出现这样的湖泊,完全是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造就的。马踏湖位于山东省桓台县北部地区,主体部分就在起凤镇。这里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南端,向北不到一百华里就是黄河,发源于济南的小清河就从这里比邻而过。而南面则紧邻鲁中山区泰沂山系北麓向北延伸地段,马踏湖正处于这样一个低洼地带,形成特色鲜明的自然湿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马踏湖方圆近百平方公里,湖中数十个村落村村靠湖,户户连水,家家有船。每当夏秋季节,苇蒲滴翠,鸭戏鸟鸣,莲叶接天,荷花映日,加上在湖中游玩的客人和劳作的湖上人家,真似置身于江南水乡,心旷神怡。古往今来,文人墨客都曾浏连忘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据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做密州刺史的时候,曾来此游览,留下了“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彩缎,纵教匹练写秋光”的诗句。元朝史学家、兵部侍郎于钦写下了“霜风收绿锦,万顷水云秋。海气朝城市,山光对晚楼”的诗句。每当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时节,你站在湖边,就会听见湖中苇子拔节的声音。
“未出土时先有节,长入云端仍虚心”,说的是竹子,用来形容芦苇并无不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的是莲花,用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恰如其分。马踏湖长满了芦苇,马踏湖盛产莲耦,马踏湖人杰地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马踏湖已经不仅是一处名胜,而且是一个品牌和文化的象征。有不少网友,特别是现在起凤工作和老家是起凤现在外地的网友,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留言发问:你是起凤的吗?于是我立即反问:难道只有起凤的才能叫马踏湖?网友回答,他是起凤的,看到这个名字倍感亲切。其实,是不是湖区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让更多的人知道马踏湖,让更多的人来到我们的家乡,为家乡的繁荣和富强添砖加瓦。何况以芦苇与莲花的气节和操行来自律,不也是一种愉悦和时尚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