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发布时间:
2004-11-26 浏览次数
1887
一、六安市概况
省辖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江淮之间,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是著名的文化古城、革命老区和生态环境城市。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全市188个乡镇、8个街道。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64.9万人。
二、六安教育概况
截止2003年底,我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00所,教职工总数68130人,其中专任教师48033人,在校学生(含成人类在培人员)总数1408147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86%,普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2.71%,职业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8.13%,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78.03%。
(一)义务教育
我市于1998年底提前两年实现国家规划的“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目标。全市共有普通小学2752所,专任教师26292人,在校生574716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7%,其中女学龄儿童入学率99.72%。小学辍学率控制在1.03%,毕业普及率为99.55%,升学率为105.53%。全市共有普通初中282所,专任教师12351人,在校生315164人;职业初中82所,专任教师2806人,在校学生74968人。初中学龄少年入学率达95.76%,其中初中女学龄人口入学率为95.68%。初中辍学率控制在0.68%,毕业普及率为95.81%,升学率为44.78%。启动义务教育阶段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
(二)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
我市共有幼儿园373所,专任教师990人,在园幼儿61235人,幼儿三年入园率达54.91%,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1.18%。
我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7所,专任教师85人,在普通学校开设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91个,在校、在班三类残儿(视力、听力语言、智力残疾)1645人,三类残儿入学率达95.42%。市特殊教育中心将于今年秋学期建成并投入使用,舒城、寿县正在申报筹备建设特教中心。
(三)高中阶段教育
我市共有高中阶段教育学校91所,专任教师5425人,在校学生133572人,其中普通高中61所,专任教师4146人,在校学生96117人;职业高中18所,专任教师798人,在校学生29514人;中等专业学校12所,专任教师481人,在校学生7941人。
我市现有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2所,省示范高中10所、重点职高5所,市示范普通高中22所、职业高中2所。2003年省、市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占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总数的65.1%,涌现出一批在校生达2500人以上的较大规模学校。
近年来,我市积极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计划,今年我市高中计划招生69638人,较上年实际招生增长29.2%,预计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将达54%。积极争取有关经费投入,加强职业教育“三重项目”(重点学校、重点专业和重点基地)建设。积极引导职业教育学校面向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大力开展“订单培养”。
(四)民办教育与成人培训机构
我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科学合理地引导民办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市共有民办教育机构300余个(注:前面介绍的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已包含这个数字),成为公办学校有力的补充。
我市共有成人中小学校173所,教职工47人,专任教师12人,在培人员27464人,扫除文盲25974人。职业技术培训机构940所,教职工187人,专任教师72人,在培人员219383人。
(五)高等学校与高校招生录取
2000年、2001年、2003年皖西学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相继成立。目前,我市正在争创六安卫校升格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有关工作。2001年普通高考,全市专科以上达线率为75.5%,录取重点大学1506人;2002年专科以上达线率为84.8%,录取重点大学1815人;2003年专科以上达线率为88.53%,录取重点大家1955人,高考文科成绩位次争先进位,位居全省第8,全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第三名均在我市;2004年录取考生20324人,录取率为59.5%,其中录取重点大学2965人。高校职对口招生2001、2002、2003、2004年四年本专科达线率分别为98.2%、99.1%、97.1%和97%,均位居全省前列。
(六)新课程改革
2002年,我市霍邱县城关镇进入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2003年霍邱县农村地区、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4县区13万名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学生进入新课程市级实验区,占全市同年级学生数的50%。今年秋学期,我市小学、初中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同时,我市还正在积极进行幼儿园和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前期准备工作。
(七)教育信息化
六安教育网已正式建立,22所中小学安装了中央电教馆资源接收系统,84所中小学达到省级电教设备一类标准,全国、全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6所,六安一中成为首批9个省级多媒体教育软件制作基地之一,一大批中小学教育软(课)件得到应用,“校校通”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全市市区和城镇中小学以及部分有条件的农村初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全市中小学拥有计算机11958台,多媒体教室123个,校园(局域)网36个。
(八)教师队伍建设
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十个严禁”》和《六安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评价体系(试行方案)》等有关规定,加强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有多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全省、全市模范教师和师德标兵,还涌现出许多省、市、县(区)“教坛新星”。1999-2002年,全市在职教师基本接受了第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2003年开始启动了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新一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重视和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有27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有1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骨干教师首批省级培训。
六安教育的大门已经敞开,潜能正在释放。我们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各界人士到六安观光考察、投资教育,进行教育文化交流。我们愿与海内外朋友、各界人士携手并肩,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里,共创美好灿烂的明天。
http://www.lajy.net/Article/jygk/200411260395.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