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                                                   
——————————————————————————————————————————— 
死*亡*如*x
———————————————————————————————————————————
 
牧   
谁
 
《死亡如x》精彩片段:
 
(二)
 
   
老看门人死亡之后,是土葬还是火葬的问题的激烈争执,在看门人死亡事件中成为了一段不和谐的插曲。这种插曲的不谐原因,在于按照乌龟的屁股——规定,城市(镇)人口死亡之后,一律应该火葬。这是按照“规定”——火葬;如果不按照“规定”呢——土葬。这种不按照“规定”就有些暧昧的“人性化”了。这种暧昧的“人性化”是为了照顾我们所谓的心里习俗:老人死后,为他择日择地立向而葬得好的,是很可以保证他的后人登科及第,升官发财,荣华富贵的,是光照先人后辈千秋万代的伟业啊。啊,不信,你试试被火化成了一把灰土,还分得清东西南北不——这叫干净利索的找不着北了呢,你怎么去罩得住后辈的人啊?仅这一点,你还会同意火化你遗体的作法吗?你的后代子孙们还会同意火化你遗体的作法吗?在这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谁还会心糊脑涂得比白痴还白痴呢?所以,不管有无能力,背景,关系……总得抱着一线希望和“规定”按照者据理力争。老看门人死亡之后,在火葬与土葬的两难选择命题上,老看门人的女儿和“规定”按照者的代表即小区管理组织,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争执过程中,老看门人的女儿所代表的一方的论据和论证均出自内心的的恐惶和某种未来的渴望。“规定”按照者的代表——小区管理组织的论据和论证更多的来源于政策、法规、条例所明确表述的权力威严,社会平等类比舆论等等所产生的不可强抗的意识压力,以及如果产生这种违抗会对“不”按照执行者个人利益形成负面影响的潜在惧怕。双方……看门人死亡事件所需要发生的其它项目和睦、舒心地继续进行,遇到的问题也迎刃而解……在火葬与土葬这个两难选择的命题上仍旧争执不休。怎么办呢?这考验着两方人士的毅力——这对两方人士都是一种极大的挑战,谁让雷池一步,可能都会给己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怎么办呢?
   
……
   
时间无情流逝,任何事项的发生一经有“开始”的起点都必须到达“结束”的终点,所有事项都要水落石出,这是陈旧得亘古的真理,它让我们相信,时间的箭会解决任何问题——看门人死亡事件中的这项极不和谐的插曲最终划上了和谐的休止音符。
   
叙述到此,我……就……了。但我,哎,还是遵循所谓的写作者的“良心”,有些虚伪地把被时间解决了的老看门人死亡以后之火葬还是土葬的问题展示了出来,使其产生了负数效应。我是不是有些下作。但是,有一点还是真正值得张扬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老看门人死亡以后之火葬还是土葬的问题迎刃而解,大家都喜笑颜开了,互相握手拥抱挥手致意,互相感激不尽感恩戴得,啊!好一场“敌我”亲如一家其乐融融的演出,连旁观者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呢。这种和睦相亲的“人性化”的关系,正是我们努力构建的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啊。这也是“本节”叙述的事项,在看门人死亡事件中被授予4“A”级荣誉的重要原因呢。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