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潜伏》中的几处细节不真实

(2009-04-24 09:12:39)
标签:

电视剧《潜伏》

谍战大片

孙红雷演技

细节失真

评论

文化

分类: 谈天说地---散文随笔

电视连续剧《潜伏》是多年来最出色的谍战大片。人物性格鲜明生动,无论是男角女角,正派反派,几乎出场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与别不同,令人瞩目不忘。情节曲折,悬疑丛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让观众欲罢不能。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动人心弦。台词精彩,不动声色的自然流露出冷幽默,使人眼泪没抹完,却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部片子里孙红雷的表演太出色了。对于孙红雷,虽然是哈尔滨家乡人,名气很大,早已在娱乐圈红透,但说实在话,过去我不是很喜欢他。原因我也说不太清楚,大约是他的表演太过夸张,有种特意张扬的霸气匪气特立独行玩世不恭等等吧,也许是过去他饰演的角色多是反派角色,不是黑社会老大就是混混烂仔再不就是不入社会主流的落后分子什么的,就连他在比较出名的《周渔的火车》和《梅兰芳》等电影中的表现我也看不好。总觉着他故意流露出一股流氓气,还特自我欣赏这种流氓气。但是在《潜伏》中,他一改过去自己常见的戏路,把一个外表低调,谦卑恭顺,明则保身而实际性格内敛,不露声色,冷静缜密,行事果断的谍报人员表演得恰到好处。在感情戏的处理上拿捏的也是不温不火。我觉得,这部戏标志着他已经进入了表演事业的新境界,作为演技派的男星,他已经立住了。

关于《潜伏》的评论赞誉太多了,无需赘述。这里,我想从生活真实的角度挑几处毛病。

我父亲曾经作为中共地下党员潜伏在国民党军队中做过10年地下工作,他生前在晚年时曾经跟我讲过一些当年的故事,也留下过一些回忆文章。只是我才疏学浅,至今也没有把父亲当年真正生动的革命斗争故事用文艺形式很好地表现出来。但是,由于我很认真地聆听过父亲的回忆,也逐字逐句地整理过他的有关回忆文章,对于当年我党的地下工作也就有了一些了解。从这个角度,谈谈《潜伏》剧中的一些细节失当之处。

一、《潜伏》中的余则成始终没有履行加入中共的手续,做为非党的身份为中共暗中工作,这在当年的实际斗争中不可能。中共可能会团结和利用一些党外人士做些工作,但决不可能让一个地下党组织围绕配合一个非党同志长期做这样重要的秘密工作。即使在当年,中共对于入党的手续和党员的组织关系都非常严谨决不能有一点含糊,而且在没有正式履行入党手续之前,是不可能指派给重要使命的。在剧中关于这一点始终强调因为斗争环境不允许履行入党手续,其实剧中有机会,就是在第二集余则成被敌追杀被中共解救,他认清了国民党军统的实质决心投靠中共,又被中共派回重庆继续潜伏这个情节,他被中共派回前已经接触了中共的重要地下组织,那时加入中共正当其时。

二、翠平表现太荒唐。翠平因为妹妹意外死亡临时被拉了顶缸,派到余则成身边假扮夫妻,由于她的出身背景与余则成和这个工作环境反差太大,闹出种种矛盾笑话。这是该剧小说原著中被导演看中的亮点,在剧中又被无限放大,戏是有热闹看了,也距离生活的真实更远了。想一想,中共费尽千难万险安插进国民党军统特务站心脏部位一个重要谍报员,怎么能派这样一个二杆子女人去搅和,有100个也暴露了。

三、左蓝牺牲太牵强。左蓝是我军派驻天津的军调部成员,是公开斗争的队伍,有合法身份。在军调部已经准备撤退的情况下,她即便遇到突发情况,也决不可能不经请示就擅自行动,在翠平奉命赶来阻拦的情况下还执意要坚持去做本不该她出面去做的事,好在是马奎的突然出现打断了进程,不然她真可能会捅出大漏子。公开身份不可能这样随意地介入地下工作。

四、不同系统的地下组织决不可能接触和合作。剧中在后期余则成与中共潜伏在警备司令部的地下党员廖三民单线联系,用廖的电台与上级联系,两人密切配合做了好多事。而在当年实际斗争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余和廖分属中共地方党组织和军队党组织两条线领导,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隶属关系,像这样的情况两边绝对不可能相互联系配合,连知道都不可能,这是地下工作的大忌。我父亲的回忆中还专门提到过这个问题。

当然,戏就是戏,文艺作品不可能完全符合生活真实,那样的话,戏就不好看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