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这一轮资产泡沫倾向,与信贷量的激增有没有直接关系?人们对它大量流向楼市和股市的担心是否多余?通货膨胀会因此诱发吗?7月24日,搜狐新视角月度经济学人论坛--天量信贷:制造泡沫还是带来复苏召开,数位专家将就以上问题展开充分讨论。以下是搜狐财经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对7万多亿的银行信贷并不悲观。他说,上半年政府融资平台通过银行的贷款,资金量大概有3万多亿。政府融资平台是由于今年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才会多出这么一块贷款,按往年并不存在,或者说这个量往年是比较小的。要是剔除扰动因素,同比来看今年上半年增长4万亿左右跟去年也就具有可比性了。银行信贷增长这么快,首先还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把货币政策给绑架了。由于现在上的项目多,实际出资量非常少,又没有钱做自有资金,必然套入银行资金量比较大。如果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上半年7万多亿的增量是有它的合理性的。但是还有一个问题不合理的问题,就是担心信贷是不是没有进入到实体经济里面去,特别是进入股市或者炒房,推动资产泡沫的形成。
郭田勇认为,有一定的银行信贷进入到股票市场是很难免的事,如果股市加房地产流入了20%的信贷资金有可能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是有这个可能性的。从金融监管来看,央行和银监会都曾经对银行信贷、对以前的票据贴现的流向做过一些调研,做过一些跟踪,调研跟踪以后得到的答案都是,经调研未发现有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票市场的情况,都是未发现,未发现和没有好像还不是同一个概念,但是说是未发现。未发现的确不能说没有,可能还是有的。
郭田勇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绑架了货币政策,有超20%的信贷流入楼市股市。对此,他分析指出,未来要监管复杂性的金融产品、未来的创新金融工具。能不能彻底将银行信贷监管好?钱进了企业以后,企业会不会从哪个账户之间倒账,怎么走的,这条线路未来其实在金融监管上强是有必要加强的。
郭田勇说,令他乐观的是,金融危机后全球股市其实都处在触底反弹,A股如果适当的往上涨一涨也是可以的。同时,股票市场本身涨了以后,既能够给企业更多的进行融资,又有财富效应,可能对宏观经济是有一定的帮助的。中国的股市大概进入一种非典型牛市的阶段,因为现在到市场中的人,做多情绪非常强。就是说我们讲,典型的牛市是由经济增长和上市公司业绩预期所支撑的牛市。所有炒股票的人为什么股票市场?没有人讲因为看好上市公司所以买股票的,都是讲现在银行贷款这么多、流动性这么多,未来有可能通胀,所以是从通胀预期,货币供应多来预期股市涨。郭田勇认为,这种支撑跟原本意义上讲的牛市支撑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是非典型的情况,非典型的情况就意味着可能存在估值过高或者有可能会出现有泡沫的情况。
郭田勇认为,现在银行贷款集中度就是两块,一块就是政府,另外一块在房地产业贷款集中度比较高。
郭田勇表示,如果把银行未来可能发生不良贷款也作为财政承诺的话,也可以增加财政负债量这一块。他同时指出,银行目前在政府和楼市的两块贷款的集中度比较高。虽然在政府融资平台上下的贷款非常多,但是未来会不会出问题。他说,地方政府财政信用度应该说也是非常高的,美国加州政府还不起债,州政府有可能会破产,中国如果哪个省政府或者哪个市政府不能还银行贷款,怎么办呢?反正大不了中央政府帮着给搀一下,这块不一定直接形成不良贷款。可能更多的反应在房地产业上,如果房价暴涨暴跌,是有可能。这跟国家没有关系,是银行自己往里冲的贷款。性质上有可能出问题,但是不一定算到银行的不良贷款里边去。
他指出,银行改革以后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了,银监会强力要求银行提高拨备率,这也导致银行上半年盈利水平比去年同比下降,但是至少银行本身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了。地方政府贷款可能会有问题,但是仅以这块来判断未来银行会就此堆积银行本身算它商业化的不良贷款,恐怕也不能这么看,加上银行控制风险能力,并不太认可未来银行贷款会出现很大幅度的反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