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海外并购需防"窝里斗"

(2008-06-03 23:49:32)
标签:

银行

财经

    历时约三个月之久的香港永隆银行控股权争夺战终于有了结果,日前有消息称,招商银行和永隆银行已于5月30日签署收购协议,招行将以每股156.5港元的价格收购永隆银行53.1%的股权,总价款约193亿港元。

    招行此番收购可谓迈开了国际化经营的重要一步。由于在香港只有一家分行,招行早在发行H股时就提出要“以适当价格、在适当时机进行海外收购”,此番若成功收购永隆银行,其在香港的35家分行将悉数归入招行麾下,招行在香港的机构网点会大大增加,将仅次于中行、工行和交行。

    事实上,海外扩张已成为近期中资银行发展中的一大亮点,包括工行、建行、中行、国开行、民生、招行等在内的多家中资银行纷纷以参股、并购或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进军海外市场。截至2007年末,共有5家中资银行控股、参股9家外资金融机构,有7家中资银行在海外设立60家分支机构,中资银行的海外总资产已达2674亿美元。

    中资银行频频出海也正是由于海外扩张会带来好处多多,它不仅有利于在国内流动性过剩的背景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也能够提高中资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为本国企业的跨国发展保驾护航,也有利于银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产配置,规避系统性风险。

    而且笔者一向认为,中资银行在海外扩张的目标市场确定上,最好是由近及远。相比于欧美严格的金融市场监管环境、高昂的并购成本以及受次级债危机影响不明朗的市场氛围,亚洲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与我们文化趋同性较强,在经济贸易方面有长期的区域性合作经验。这表明亚洲地区十分适合在海外扩张方面尚处于“蹒跚学步”阶段的中资银行“试水”。随着海外扩张经验的积累,中资银行可逐渐向更远的市场过渡。

    不过,对于此次收购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首先,考虑到招行此次因收购股权比例较高而触发香港有关全面要约收购条例,按照有关人士的计算,倘若招行成功全面收购永隆银行,需支付总计363亿港元。这笔收购费用对招行绝非小数,尽管招行业绩不菲,但由于香港银行业增长速度远不如内地,永隆银行在其中也并不突出,因此某些机构就此将招行市场估值下调也不为怪。对未来发展中有可能碰到的问题,招行还需有所准备。

    其次,收购消息传出的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永隆银行的股价几近翻番,招行最终的每股收购价分别相当于后者去年底每股净资产和今年一季度每股净资产的2.9倍和3.1倍,而且永隆银行成为了近7年来被以最高市净率倍数价格收购的香港本土银行。考虑先后有交行、工行和招行三家银行曾参与收购过程,人们难免会对收购中是否出现中资银行自相残杀、哄抬价格的问题有所担心。应看到,一些中资银行都上市不久、近几年经营效益也持续向好,因此手中资金较为充沛,为了实现出海的目标容易“不计代价”。因此,未来在针对中资银行竞价的海外并购中,监管机构是否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度的管理和协调以避免出现“窝里斗”,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