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在激战正酣的暑期档,有两部国产影片尤为吊人胃口:一部是《画皮2》,一部是《听风者》,主演都是被称为影坛“四小名旦”之一的周迅。而《听风者》公映首周便取得突破一亿五千万元的票房佳绩,又使周迅获得了“票房女王”的称号。
周迅儿时的照片,小脸圆圆的,眼睛大大的,像个“落入凡间的小精灵”,煞是惹人喜爱。因为父亲在电影院工作,周迅3岁便成了电影院最小的光顾者。从看电影到演电影,周迅可谓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想当年,北影名导谢铁骊正是被周迅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所打动,才几经周折找到正上中学的她,邀她主演了银幕处女作《古墓荒斋》的。这位从未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女孩,凭着良好的艺术感觉和很强的可塑性,一次次聚集到陈凯歌、李少红、冯小刚、张纪中、陈可辛、陈嘉上等人麾下,尽展影视表演才华,备受各位名导青睐。
最早熟悉周迅,是在她主演的电视剧里。《大明宫词》中的少年太平公主、《橘子红了》中的秀禾、《像雾像雨又像风》中的杜心雨、《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性格鲜明、风采各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使周迅名声鹊起、人气骤增。
从2005年陈可辛的电影《如果,爱》,周迅开始进军大银幕,也正是这部影片,使她一举囊括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台湾电影金马奖两个影后。翌年,她在冯小刚执导的国产大片《夜宴》中饰演的痴情青女,被冯小刚称做“全片的呼吸”。此后,她又在女导演胡玫的史诗大片《孔子》中饰演了南子。而相隔四年问世的《画皮》和《画皮2》,以及正在热映的谍战剧《听风者》,则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表演更趋成熟完美的周迅。
做为公众人物,周迅热心慈善环保事业,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命的中国首位亲善大使,受到过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的接见。
周迅还是一位颇有实力的歌手,出版过多张音乐专辑。2003年,她的新专辑《夏天》天津首发式,就是由本报文化部主办的。在不久前热映的《画皮2》中,周迅与赵薇饰演的角色有一个“换心”的情节令人震撼,因此,在谈到什么对她最重要时,真诚直率的周迅向记者表示:“我认为,与才能和美貌相比,心更重要。”
“虽然我的心里满是你,可我的眼睛却被这张皮所魅惑……”《画皮》的故事告诉我们,佛教中的“六根清静”中,眼睛清静的重要性。男人最看重的往往是女人的外貌,而真正珍贵的却是女人的心。
一提到《画皮》,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薄松龄老先生的名著《聊斋》,而看《画皮1》的时候就发现,它与原著的故事已相去甚远,想象力丰富的编导力图打造的,是一个好莱坞模式的、在视觉技术上模仿《哈利,波特》的“新魔幻电影”。在这里,好莱坞电影的几大元素:名著改编(虽然它只用了原著的一个外壳,一点精神),明星云集(赵薇、周迅、陈坤的黄金组合),悬念迭起(它的故事确实很好看),圆满结局(将军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却得到了公主的心、公主的爱情),而且在大片气氛的营造和画面的精美上,并不逊于好莱坞。
在《画皮2》中,周迅饰演的狐妖小唯,与四年前有哪些变化和成长呢?“我觉得她一直没改变,”周迅对记者说,“在第一集中,她偶遇并爱上一个男人,爱得如此深沉,以至牺牲了自己千年的修行。这次在冰封500年后跑出来,我觉得她是想变成人,感受人世间的美好。当她两次与公主换皮、换角色,为成全公主与将军的爱情而牺牲自己时,我相信她的行为会感动众多影迷的!”
在周迅看来,一个女人,美貌不是最重要的,才华也不是最重要的,只有“心”才是最重要的。生活中的她,会像小唯那样,为爱放弃一切吗?“会的,我一惯这样嘛!我已与小唯融为一体!”
为了与小唯融为一体,周迅在片场上所下的功夫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画皮2》的导演乌尔善对周迅的敬业精神赞不绝口。据介绍,周迅在拍摄第一场戏时,就遭受了皮肉之苦。那是她从峡谷跑出来的一个镜头,穿着长裙的周迅在奔跑中不慎摔倒,膝盖上磨掉一大块皮。接下来拍床戏、跪戏时,她的膝盖虽经敷药、包扎,仍疼痛难忍。尤其在拍摄练舞的镜头时,肢体的反复运动使她的伤口久久不能愈合,这无疑延长了她的痛苦。
在坝上草原,为表现小唯从冰封500年的寒冰地狱逃离时的求生欲望,周迅赤着脚一路狂奔,十分投入,以至根本听不到导演的叫停声,最后是被导演派人追回来的。本来,镜头中看不到她的脚,道具师为周迅准备了袜子和肉色的布鞋,但为求逼真,她坚决拒绝穿用,结果双脚又被草根、枝条划伤。但这些磨难与之后的水下拍摄,又是小巫见大巫了。剧中有一场赵薇与周迅“水中换皮”的重场戏,演员沉入水中拍摄时,一般只能坚持在十秒钟以内,既要保持优美飘逸的泳姿,又要睁开眼睛表演“换皮”的动作,这对水性不好的周迅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她一次次下潜,一次次拍摄,又一次次浮出,反复多次,直到满意为止。而她为演狐妖而佩戴的隐形眼镜,磨得她的眼睛差点失明。但当观众从大银幕上看到她所塑造的那个妖冶魅惑又善良可爱的小唯,并为她的牺牲精神而大受感动时,周迅感到所有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看多了谍战片,会有一种审美疲劳,甚至连片名都容易记混。尤其是正在热映的电影《听风者》,与多年前热播的电视剧《暗算》出自同一位作家麦家之手,讲的也是同一个故事。但影迷们还是走进电影院,为什么?无非就是为了看看香港谍战片高手麦兆辉、庄文强如何用《无间道》的思维演绎《听风者》,看看梁朝伟怎样用“电眼”与周迅来电,看看敌我双方在一个亦真亦假的谍战世界里斗智斗勇,一决雌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番“电眼”变成了“盲目”,完全限制了老帅哥的放电空间,却使得周迅这个小女子凸显出她那时而妩媚多姿、时而典雅端庄、时而干练硬朗的多侧面。
对《听风者》,周迅说她没看过原著小说,开拍前在研读剧本的基础上,为她饰演的张学宁做了人物小传,还学了一点摩斯密码。
很多观众看完《听风者》都感觉它更像一部情感片,对此,周迅有自己的见解:“这个问题我与导演讨论过,我认为它是一个特殊环境下的感情戏,因为特工在执行任务时是必须压抑个人情感的。张学宁是一个老练的特工,意志超强,内心强大,但她毕竟是个女人,也会有七情六欲,也会有感情脆弱的一面。她在郭兴中(王学兵饰)身边潜伏了六年,朝夕相处,总会产生一些感情,虽然是否爱情她也不清楚。而何兵(梁朝伟饰)身上却有一种可爱的孩子气,是他打开了张学宁内心最单纯的一面。但职业告诉她:不可以动真情!可以说,感情是张学宁手中最尖锐的武器,既伤了爱她的人,也伤了她自己。我觉得演这个角色特别累,像作手术的医生一样,要接受专业的训练,要有缜密的思维和精确的手法。这部戏最有趣的是用声音去呈现画面,不是传统谍战片的技术流,而是一段感情的流程。它需要快速消化掉一些东西、一种下意识的东西。”
据导演庄文强、麦兆辉透露,周迅在戏里是一个可以搞定一切的交际花,服装、造型多变,美艳程度超过以往。起初周迅说她不会演,我们告诉她,不要想自己是不是交际花,就像你身边接触的都是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你在里面八面玲珑,挺会照顾朋友的就可以了。她很快领悟并找到了“交际花”的感觉。此外,由于周迅演戏太投入,片场几度情绪失控,请求导演“让我排排毒,哭出来吧,”反倒把导演吓了一跳:“她的感情在真真假假之间把握得很准确,简直就是一种忘我的表演!”
多年的艺术实践使周迅在表演上提高很大,但周迅却强调演戏的过程并不复杂:“我以前的表演方法有一种惯性,时间长了自己也会厌烦,所以就会尝试一些新的表现方式,但具体是怎么变的我说不出来。我觉得表演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复杂。我一直想做纪录片,因为那不是表演,而是生活的真实记录。”
周迅的表演还得到了《听风者》原作者麦家的赞美:“周迅是个天才演员,我觉得她在《听风者》中的表演超越了自己,演技与气场更加摄人心魄。”
生活中的周迅什么样呢?
记者与周迅在接触中,最深的印象是她的娇小玲珑,她的乖巧率真和她的不擅言辞。她在戏里可以个性鲜明,多姿多彩,到了生活中,却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发呆,神情恍惚,有时竟忘了自己到底是谁——是演员周迅,还是戏里的某个角色?
“我看过一些关于自闭症的纪录片,里边讲的有些症状我好像也有,”周迅对记者说,“我其实不太善于跟人打交道,因为有些东西有时表达不清楚,容易让人产生误解。这个世界上生活着形形色色的人,自闭就是其中一种,希望大家对他们能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周迅主张,一个演员一定要学会掌握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因为拍戏很累,需要精神高度紧张、情感高度浓缩,所以工作不要排得太满,拍完戏就好好放松一下,看看影碟,读读书,或出外旅游一下。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网虫、微博控,周迅却说她很少上网,也没有微博,虽然她也偶尔上去看看,但总觉得现在网上信息太多,脑子里充斥太多这种东西也是个负担。不如想做什么就做点什么,保持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一切顺其自然。
对于未来有没有到好莱坞发展的规划,周迅表示:“我没有一定要到好莱坞发展的规划,对我来说,在国内有好的剧本,好的角色,好的感觉就挺好的,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我觉得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照顾好,跟家人多交流,跟朋友见见面,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没完没了地拍戏,活得像个机器人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