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1年盛夏,荧屏上最火爆、最引人关注的综艺节目之一,当属天津卫视超级模仿秀《追风王者归来》了。不仅各路男女选手对十大歌星的模仿惟妙惟肖,令人大开眼界,连主持人赵忠祥,评委刘晓庆、郭德纲等,也成为节目的一大看点和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
赵忠祥则是引发话题最多的人。
他是家喻户晓的“国嘴”、中国最高龄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一贯庄重大气,一身“央视范儿”,为何要放下身段,扮演起似乎只有年轻人才适合扮演的娱乐角色呢?尤其是他的装扮,不是紫色镶水钻礼服,就是白色宫廷式花边衬衣,最近被还披了一次婚纱,掀起网上微博“雷”声阵阵——
“春晚的调调,哈姆雷特的装束”。
“语速太慢,台词老套,与时下快节奏的综艺节目不搭调”。
也有观众称赞老赵执着,有娱乐精神,人老心不老。
《王者归来》导演组则坚持他们诚邀老赵加盟的初衷:“赵老师比年轻主持人更多一些阅历和说服力,更贴合节目的出发点。”他们还力排众议,为老赵的表现打了100分。
无论邀请老赵的初衷如何,他的加盟能引起这么多话题,《王者归来》想不出名都难。
今晚,赵忠祥将主持《王者归来巅峰盛典》。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赵忠祥就为何受邀《舞林大会》、《王者归来》等娱乐节目;在高雅和通俗间坚守怎样的原则和底线;如何看待观众和网民的质疑等问题,一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赵忠祥:我从事电视行业的工作已经50年了,从不主动要求上哪一档节目,包括央视春晚。我觉得自己就像一颗螺丝钉,领导拧到哪儿,就在哪发挥作用。所以说,不是我选择节目,而是节目选择我。当时叫“任务”,现在叫“邀请”。只要力所能及,我是有请必到,无权说“我不做”。
为什么主持《舞林大会》?当时觉得自己年龄这么大了,能否融入年轻人中,和他们一起在舞台上“舞动”起来,犹豫考量了许久。怎奈东方卫视一再盛情相邀,只得答应下来。有人问我: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初接受这档节目对不对?我觉得很难用“对”或“不对”、“是”和“非”来回答,反正我不后悔。因为只有深入其中,我才知道了这类节目怎么做,有什么特点,可以说与我们过去做节目的形态完全不同,我们不能拒绝接受新鲜事物。
《王者归来》也是这样。既然人家看得起你,而且也有邀请你的理由,就要拿出自己的诚意和优势来。虽是被动接受,却要主动做好,不能敷衍了事,要对得起广大观众。当然,主持这类娱乐节目体力上有些透支,压力很大,勉为其难。但人生就是这样,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没有什么不能投入和付出的。
赵忠祥:向邓丽君和迈克尔·杰克逊等巨星致敬,不是我主动要求做的,我事先并不知道有这样的环节。当我接受《王者归来》的主持工作后,想到自己既然站到这个舞台上,就一定要制造一些兴奋点或亮点,节目才会吸引人。邓丽君和迈克尔·杰克逊是东、西方乐坛两大巨星,他们成就斐然,是很多人毕生追求也难以企及的境界。包括我在内,扪心自问,做了这么多年电视主持人,成就不是没有,粉丝也不是没有,但与他们站在一起,还是“须仰视才见”。
我和邓丽君的“隔空对话”设计得很好,现场我之所以情绪激动,是基于我和大家对她的由衷喜爱,基于邓丽君歌曲久唱不衰的无穷魅力。她那种对歌曲的独特演绎方式、美好情感的释放和给人带来的感动与震撼,是登峰造极、无人可以超越的。因此我在做这期节目时,尊重、喜爱和感动之情是发自内心和混杂在一起的,相信我的情愫也会感染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
赵忠祥:除了播报新闻和带有政治色彩的节目,我觉得自己一直都在娱乐圈里,没有离开综艺节目的范畴,只是主持风格略有变化,如春晚相对比较隆重、大气;现在是一个大众娱乐时代,就要尽可能轻松、活泼一点。但轻松活泼不等于低俗,应当寻找一个大家都能认同的价值取向。如果在“雅”和“俗”之间选择的话,我会选择一个适中的部位。太雅,肯定会影响收视率;可以俗一点,但不能低俗,不能太出圈儿。所以,做娱乐节目,我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从业50年,我深受一位老前辈梅益的影响,他翻译的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影响了中国的几代人。书中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这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直接影响了我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梅益主张文艺作品要有真实性、欣赏性和趣味性,我20多岁时听到并记在心里。从此,我做节目时都遵循了这个原则。比如我和杨澜主持的《正大综艺》,在境外只是一档娱乐节目,我们接过手来,就变成了一档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而且具有一定思想教育意义的节目。不敢说很高雅,至少与“俗”是脱节的,是“寓教于乐”的。并不是我俩天生高明,而是那个时代的历练和前辈教育的结果。
另一方面,娱乐也是大家所需要的。社会在不断进步,要让人民有幸福感,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喜悦的心情和快乐的生活,娱乐节目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也是我乐于主持娱乐节目的一个出发点。当然,我们这个年龄的人主持娱乐节目,在言谈举止,价值取向和社会评价上要有别于年轻人,表现出成熟稳重的一面。
记者:但观众和网民对您主持娱乐节目的质疑,似乎主要还是因年龄而起的,您听了那些话心里会舒服吗?
赵忠祥:我觉得他们的质疑是对的,我尊重他们的话语权。我认为多数人的动机是善良的、包容的,看到一个老同志焕发了艺术青春,替他高兴,对其他老同志也有鼓舞和效仿作用。但如果这种质疑是对老同志出言不逊、出语不恭,就会让我感到难过了。这不是对我个人的伤害,而是看到中华民族出现这种传统道德的缺失,令我感到忧虑。那些出言不逊的人,回家对他爸爸也是这种态度吗?他自己将来不会老吗?我这一生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也是在风雨磨砺中走过来的,所以不会在乎这些。但在一个文明礼仪之邦,出现这种不孝的言行,我认为是一种悲哀——虽然不是主流。
记者:从《舞林大会》到《王者归来》,大家发现您还是很有娱乐精神的,您证明了一个事实:娱乐并非年轻人的专利。
赵忠祥:当然不是。娱乐是不分年龄的。论起娱乐精神,我并不比年轻人差,只是以前一直没有机会展现而已,何况我的心是年轻的。
赵忠祥:今年九月,我的一本书画集将在山东出版,画集中收入了我近年来创作的近六十幅中国画作品。我自幼酷爱丹青,当时与我一起学画的,现在很多成了美术学院的教授。因此我后来提笔作画时,不像那些老干部学习书画式的,是有基础的。自己说特别好也不好,总的讲还过得去。很多人还求我的画呢,也做过展览,搞过慈善拍卖……说实话,舞台上太消耗体力和精力的大型综艺节目,我今后可能会偶尔为之,大部分时间我会做些文化类节目,目前正在恰谈合作事宜。剩下的时间,我要写作,画画,从事个性化的创作。
记者:最后,请概括一下您半个世纪的电视情结?
赵忠祥:如果中国电视是一棵大树,我只是它身上的一个叶片。随着大树的成长,叶片在阳光下有过璀璨的闪烁。但叶片势必会枯萎,而这棵大树将根深叶茂,越长越好。这时,叶片怀着对大树的感恩之心、祝福之情,深情凝望着它,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