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09年,对刘晓庆来说,又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其中国作协会员身分遭到质疑,不久又传出与患难之交的爱人阿峰离婚和与助理易钢的绯闻。然而这位历尽磨难的中国影坛“大姐大”,仿佛总能时来运转,逢凶化吉。
金秋十月,为庆祝结婚6周年,刘晓庆偕阿峰恩爱游澳州、在香港庆生、在亚洲小姐总决赛担任评委的报道和图片纷纷曝光,令人艳羡不已,使谣言不攻自破。不仅如此,在北京电视台主办的“60年中国十大风尚影响力女性”评选中,刘晓庆与林志玲、吕燕、李银河、郎平、吴小莉等一起入选,并在颁奖礼上发表获奖感言:“世界因为有女人而美丽。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做女人。我将来一定要做一个更好、更完美的女人”。
与刘晓庆和阿峰的交谈是在“能吃的博物馆”粤唯鲜进行的。津门著名企业家、收藏家张连志,北京巨龙公司老总刘忠奎都是刘晓庆多年的好友,几乎每次刘晓庆来津都要在此落脚:从几年前刘晓庆的一次生日晚宴;刘晓庆主演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津门公演庆功会;到此次刘晓庆夫妇来津短暂逗留,张老板为他们摆下的“螃蟹宴”。
眼前的刘晓庆,一袭黑灰相间的时尚羊绒套衫,胸前佩戴一枚翡翠饰品,深棕色的短发自然而柔顺地贴在两颊,显得既年轻,又洒脱。令人奇怪的是,每次见到她,都几乎看不到岁月在她身上留下的痕迹:五官依旧精致,皮肤依旧滋润,双眸依旧灵动,性格依旧率真,或许正应了她的一句话:女人因心态而年轻,因可爱而美丽。
阿峰,原名孙向光,因在刘晓庆的电视剧《皇嫂田桂花》中饰演角色,而与刘晓庆擦出爱的火花。在刘晓庆因税案羁押期间,他四处奔波,为之分忧解难,一度不理发、不剃须,犹如穴居野人。死心塌地的忠诚感动了晓庆,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2004年,阿峰随晓庆来津拍摄电影《281封信》时,与记者有过一面之交。此番来津,他剪掉一头及肩长发,比以前更精神,更随和了。看得出,他与晓庆的婚姻是幸福的。
记者:前段时间关于你和晓庆离婚的传闻甚嚣尘上,当时你心里有压力吗?
阿峰:没有的事,我们已经辟谣了嘛!对谣言我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的,何况谣言很快就被戳穿了。我们一起去澳州旅游,最近又在香港为她过生日,香港演艺界朋友和20多家媒体都到现场助兴、报道。我们还参加了电影《37》的新闻发布会,这部影片由香港资深导演陈国新执导,晓庆和我都参加了演出。
记者:这是你们首次在大银幕上合作吗?
阿峰:不,《281封信》是第一次,我们已在银幕上搭档多次了。
记者:《37》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你们各自饰演什么角色?
阿峰:这是一部年代片,写人性的。晓庆在片中扮演一个上了年纪的内蒙原生态民歌手,为挖掘和传承蒙古族文化遗产——长调而教孩子们唱歌。我演的是一个有钱的汉人,喜欢她扮演的民歌手并为她提供了资金支持。
记者:片名《37》是什么意思?
阿峰:影片讲述的是晓庆扮演的蒙族民歌手与37个有音乐天赋的蒙族孩子的故事,所以叫《37》。晓庆认为这个角色是她最近十年来接受的最大挑战,因为这个原生态的蒙族老太太并不适合她,她也从未尝试过类似的角色。
如果从2004年刘晓庆复出后拍摄的第一部作品算起,短短5年间,她已主演了《我的兄弟姐妹》、《京城四少》、《宝莲灯》、《徽娘宛心》、《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等18部电视剧和《春花开》、《37》两部电影;电视剧中篇幅最长的46集,最短的也有20集,平均每年都有4部作品问世,产量之高,工作量之大,令人咋舌。
记者:听说今年你又拍了电视剧《徐悲鸿》,饰演徐悲鸿的首任妻子蒋碧微。为什么选你演蒋碧微,你在外形上与她相似吗?
刘晓庆:我本人和蒋碧微一点都不像。但由我来演,就是漂亮人嘛!蒋本人不算多漂亮。之所以让我演,是因为《徐悲鸿》的导演王好为从《瞧这一家子》开始,就一直让我在她的戏里扮演女主角,她好像认为我无所不能(笑)。我也主要是为了与王导合作才接受这个角色的。当然谢晋也与我合作过,但不是每一部。
记者:塑造绘画大师的妻子,你认为难度主要在哪儿?
刘晓庆:说实话,不是很困难,比起我之前演过的武则天呀,慈禧太后呀,都要容易。如果说难度,我认为最大难度是这个人物的情感比较复杂,需要认真体验和揣摩:她一直游离于两个男人中间,前半部分,处于青春少女时代的蒋碧微确实很爱徐悲鸿,她需要男人的爱和呵护;而徐悲鸿的全部精力和热情似乎都在他的绘画里,忽略了男女之间的情爱,这时,另一个男人(张道藩)闯入了他的情感世界,对方身居高位,又不能离婚,所以两人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但蒋碧微是追求真爱的,在这一点上我欣赏她。这部片子虽然写的是徐悲鸿,但我觉得写得最好的是蒋碧微,她的戏份不如徐悲鸿多,却比较丰满。
记者;一年中,你拍了《37》,拍了《徐悲鸿》和《凝香劫》,密度这么大,你不觉得累吗?
刘晓庆:是呀,今年就有十几部戏找我,我都快累死了(笑)!
记者:你选本子的标准是什么?
刘晓庆:只要是感动了我,以前又没演过的角色就可以。
一个明星,做到刘晓庆这个份上,就什么都算新闻了,譬如她的年龄问题。不问女士年龄,本是件很绅士的事,偏偏有人揪住刘晓庆的年龄问题不放,说她“装嫩”、“瞒报年龄”,恨不得赶紧把她归类到老年人的行列中,也不知是何种心态作祟。
记者:我从网上看到,关于你年龄的最新说法是58岁。
刘晓庆:关于我的年龄,一共有9个版本!还有说我是四几年(出生)的,马上就快70了(笑)!本来还想隐瞒年龄,瞒不了,我要瞒,他们就说得比我的实际年龄还要大得多!只好自己跳出来说,我是哪年哪月出生的。身份证都给他们看了嘛,55年的,他们就是闭着眼睛不承认,非要把我往老太太堆儿里推(笑)。其实对他们不利。因为我越来越年轻,用事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笑)!我都懒得辟谣。这次过生日,又说我已经58岁,我一想反正也差不了几岁,算了吧(笑)!
记者:其实年龄对一个实力派演员来说不是问题,像好莱坞的伊丽莎白·泰勒、凯瑟琳·赫本,都是到了晚年还演戏,不愧为影坛常青树。即使是“老演少”,即所谓的“装嫩”,也是艺术的需要,角色的需要,完全不应被诟病。
刘晓庆:我想,有人纠缠这个问题,不外两个原因:一是对我的外貌和状态期望值太低;二是对我的真实年龄不了解,人云亦云。
对刘晓庆的不屑和指责多与她的个性有关,例如她曾扬言,自己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这在以谦虚为美德的国度里自然是不受待见的。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其实活得比较真实、率性,而且经过时间的磨砺,年轻时的“张狂”已收敛了许多。
记者:近来接触过你的人都觉得你的变化挺大,不像以前那么年轻气盛、锋芒外露了。
刘晓庆:决不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呀(笑)!只不过是比过去成熟了,与媒体的关系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阿峰插话:其实你有变化,只是自己不觉得)。骄傲也是一样的,说实在的,说自己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我心里真是这么想的,只是不经常把它挂在嘴边,也不像过去那么笨而已(笑)。
记者: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刘晓庆:没有,从来没有计划。我喜欢无为而治,生活也好,生命也好,跟着感觉走;没感觉,又非要这么去干,多辛苦呀!我觉得一个人,最要不得的是勉强自己做什么事情,白费了很多精力。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想,人生这么短促,不能扭曲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工作时好好工作,工作之外好好享受生活。
记者:大家都认为,你是保持年轻和生命活力的典范,有什么秘诀吗?
刘晓庆:没什么秘诀(笑)。我本来想写一本《怎样做一个美丽的女人》,出版社约了很久了。写写怎么保持心理、生理的健康,怎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包括如何美容、养颜。很多人都以为我会保养,甚至整了容,其实我从来没有钻研过这方面的学问(笑)。我始终认为:女人只有可爱才美丽,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
记者:实际上我觉得保持一个好心态最重要,这样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能淡然处之,并很快得到恢复。
刘晓庆:嗯,保持快乐吧。我是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保持年轻有三个要素:一是心态好;二是喜欢运动;三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记者:这几年没写书吧?对前段时间有人质疑你的作协会员身分怎么看?
刘晓庆:我早就是中国作协会员了,他们太不了解我的历史了(笑)!这几年没写书,因为戏还拍不过来嘛!其实,写博客文章也是一种写作,及时把我的经历,感受,我的所思所想,通过网络与大家交流,多好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