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至日吃补

(2013-06-20 21:19:23)
标签:

夏至

养生

清补

苦味

子午觉

分类: 健身养性

夏至日吃补



明天是夏至,夏至日是我国最早的节日,从中医理论讲,夏至也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精神养生方面,切忌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平时多注意“暑易伤气”。饮食方面,讲究吃“补食”,原因是夏至后有三伏天,它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人容易食欲不振,所以要学会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

 

夏至气温高,“三高”老人警惕“热中风”

 

夏至季节,酷热多雨,空气湿度大,如果不能顺应季节气候变化,体内阴阳失调,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热中风”就是其中的一种。中风不仅会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因此这一节气,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三高”老人一定要警惕夏季的“热中风”。

 

老年人这个群体很特殊,他们体内水分相对较少,如果夏季再加上出汗,更容易损耗阴津,这样心火炽盛,肾阴不足,而空调、电风扇以及生冷食物又会损伤人体内的阳气,这些都会增加发生中风的机会。如果老年人出现头痛、头昏、半身麻木酸软、肢体无力、视力模糊、频繁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症状,俗称小中风,千万别以为这只是单纯的感冒或是疲劳引起的,而应该及时就医。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很多人就是因为中风不及时诊治,导致瘫痪,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夏天补水是预防热中风的关键。老年人生理反应慢,身体脱水可能也是后知后觉,所以不渴也要常喝水,采取少量频饮的原则,多喝白开水。除了多喝水之外,还要多喝汤。可以多喝绿豆汤,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新鲜蔬菜、水果、鱼和豆类食物,醋、山楂也能降血脂,软化血管,对老人夏季养生非常有帮助。

 

夏季防中风也可以找穴位,心包经上的中冲穴,有清心泄热的功效,是常用的穴位之一,按摩中冲穴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能保护和辅佐心脏的部分功能。

 

对于中风、虚脱等突发性疾病导致人突然昏厥时,掐住患者手掌虎口位置的合谷穴,持续2-3分钟,昏厥就能很快消失,头顶部的百会穴以及足底心前1/3处的涌泉穴,也有此功效。

 

痱子恼人,消除暑热痱毒

 

痱子是炎热夏季最常见的一种皮肤急性炎症,多发生于人的颈部、胸部、背部、腹部、甚至肘窝以及小孩子的头部、臀部等。如果症状轻的话,擦拭一些痱子粉,注意多洗澡、勤换衣服很快就能好。对于那些身体抗病力差、过度虚弱的患者,如果手抓破了身上的痱子,可能会发生感染而出现脓包,这就是“痱毒”,痱毒发生之后,可能局部会红肿,甚至化脓,还伴有发热以及周围皮肤淋巴结肿大,这就需要及时治疗,也要多喝些绿豆汤,常吃西瓜、冬瓜等有清暑利湿作用的食物。

 

可以买50克艾叶,然后准备几片生姜,一起煮大半桶水,待水温适中时可倒入浴缸中泡澡,能够解毒止痒,振奋精神、治疗痱子。另外用艾叶水煮鸡蛋,不仅美味,也能治病。准备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然后艾叶洗净,干姜切片,连同鸡蛋一起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用文火把鸡蛋煮熟,待鸡蛋煮熟之后,剥壳,再放进艾叶水里煮10分钟,加入红糖即可。艾叶增加人体抵抗力,加鸡蛋和红糖,则能补血活血,扶正祛邪。

 

食盐和苦瓜也能帮助去痱子,洗澡之后,不要擦干水份,也不要立即在身上涂抹痱子粉,以免阻碍肌肤呼吸,可以利用这个空挡再准备些盐水,然后用纱布蘸取盐水,轻轻拍打有痱子了地方,最后再用清水洗干净,每天一次,很快就能见效果。由于小孩子肌肤娇嫩,可以不采取食盐的方法,用苦瓜也一样,将新鲜的苦瓜切成片,然后用带汁的苦瓜片在痱子处轻轻擦拭,早晚各一次即可。夏天来临,把苦瓜作为一道菜常吃,也能消暑利湿,增进食欲,对预防痱子也很有效。

 

夏季清补:先清解,后补益

 

有人认为夏季炎热,不宜进补,这是一种误解,中医根据不同性质的食物或中药将进补分了四种,平补法、清补法、温补法以及峻补法,其中,夏季宜选清补法养生,它既能生津又能消渴解暑,补充身体不足,所以不是只有大鱼大肉、人参等大补才是补。夏天强调“清补”是因为这个时节,气候炎热,阳气蒸腾,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身体经常会入难敷出,脾胃虚损,如果大补,只能增加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而出现腹泻、腹胀、厌食等症状,清补,是给肠胃一个渐渐调整、适应的过程,让身体真正做到吸收和消化。所谓“清”,是先把体内有毒有害的物质、油腻物质等清除。保证全身畅通的情况再“补”,这样才会发挥最大作用。可见,清补是“先清解,后补益”,不管吃什么东西清补,都应该以先调理脾胃为先,如夏天多吃绿豆、薏米、小米等,清除体内湿热,注意补气生津,从而达到阴阳平衡。

 

夏季消暑清补,鸭肉为上,它不温不热,能够去热清火,消暑滋阴,健脾化湿,常食能驱除暑热带来的不适。做鸭的最佳方法是煲鸭汤,放上适量海带,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对老年人身体有好处,或者在鸭汤中放入芡实、薏米,也可以加入冬瓜、莲藕,可补益虚损、滋阴健脾。

 

有一道保健菜是冬瓜水鸭汤,需要水鸭一只,冬瓜、葱、料酒、姜等调味品适量,将鸭去内脏,冬瓜连皮切成块,然后将葱、姜、料酒连同主菜一起放入锅里加水,用大火把水烧开,改小火煲两小时左右,加入食盐即可,常吃能清润消暑、利水祛湿,健脾开胃,滋补养颜。

 

除了鸭肉,绿豆一直是夏季清淡饮食的主要滋阴食物,它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酷暑盛夏,喝点绿豆汤,可以消暑解渴,如果误食有毒食物时,绿豆还可以解毒,炎热季节也可以吃绿豆芽,对身体也很有好处。另外夏季要多吃一些味苦的食物,苦瓜是败火能手,同时,清苦入胃,养血益气,补肾健脾,还能滋肝明目。刚吃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很苦,但吃后会有苦中带甘的回味。常食可以调和脾胃,清除疲劳,醒脑提神,对胃肠道疾病以及中暑等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另外说是清补,也不能一味追求绝对的“清”、“素”,只吃水果蔬菜也是不科学的,为了身体的营养均衡,要适量摄入瘦肉、鱼、蛋类、海鲜等,这样,解热消暑的同时,还兼顾到身体的补养,从而真正增强自己的抗病能力。

 

夏日提倡“子午觉”

 

天渐渐热了,睡眠不好的人也多了,睡不着,或是早醒,或是梦多易醒。如何弥补睡眠的不足呢?当然是睡好子午觉。“子”是指半夜23点到1点之间,“午”是指白天11点到13点之间。子时是阴气最盛,阳气衰弱之时,这个时候最适合睡眠,且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好;而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如果感觉疲倦或是睡眠不足,中午休息半个小时也不错的选择,但不能过长,以免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

 

古人把“三寒两倒七分饱”称为养生之道的三大法宝,其中的“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中医讲,子时是人体气血流注胆经,胆经最旺的时候,胆为肝之余,肝藏血,藏魂,又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如果这个觉睡不好,肝不藏血,血不归经,第二天人看上去就会无精打采,脸色暗淡无光,还容易长皱纹。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得晚对身体百害而无一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