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中医

(2012-08-03 19:52:43)
标签:

走近中医

结缘

了解

通俗

唐云

分类: 书海拾贝

走近中医

三年前知道我迷上读中医书,妯娌推荐了唐云的《走近中医》,说比起那些普及中医知识的,这本书更具专业性,而比起那些纯专业性的,这本书又通俗易懂,让人更容易理解。当当回来后发现是小字体的,眼花了看起来费劲,就搁书柜了。最近找书时无意中又翻到这本书,拿出来看了几页,就被深深地吸引,于是决定第一次戴花镜读完一本书。

 

作者唐云是1997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的中医主治医师,本书是2004年1月出版的。书中用了大量的生活中浅显易见的事例、形象的比喻让我们领略到中医最真实的一面,揭开了中医神秘的面纱,让我们知道尽管中医是一门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但它的理论很并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只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曾真正地认识它,才把它看得神乎其神,甚至让它蒙上迷信的色彩。我们这些普通人细读之后,当然不可能成为中医师,但很容易从中洞悉脏腑的奥秘、发现疾病的本质、找到养护自己和家人身体的方法。

 

到今天为止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不过已经忍不住要推荐给朋友,并且逢人就建议一定要读这本中医书,其实是因为自己从中收获颇多。以前读中医书,对书中总是提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天人合一等这些名词很疑惑,心想这跟中医有什么关系呢,纯粹是唯心主义,读过本书后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这正是中医的博大精深所在。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建议要读下这本书。请相信越早与中医结缘,越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越会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下面是我摘录的书中的片断:

 

1、行与中医的关系:以前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读中医书时总是看到木火土金水五行这些词,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五脏与五行相关联。关于这点,书中是这样写的: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古人通过对各种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那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其中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木的特性是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木”。火的特性是温暖、上升,凡是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火”。土的特性是孕育、滋养、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凡是具有承载、受纳、孕育、生化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土”。金的特性是收敛、沉降、稳定,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金”。水的特性是滋养、向下、寒凉,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水”。中医学根据五脏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将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发展出了中医五行说。其中,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指气的运动状态)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似,故属木;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脾具有运化饮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看过这段文字之后,我们再也不会对中医中的五脏与五行相对应有疑虑了。

 

2、医学上五脏的概念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的区别:以前总也不明白为什么中医所说的五脏的疾病并不是真正的五脏上的病症,通过读本书,这个问题我弄明白了。关于这点书中是这么写的:中医学上的五脏的概论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可以这么说,中医所称的五脏,实际上就是五个有着各自功能特性的系统。比如说中医学上的“肝”实际上包括了现代医学部分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功能;“心”实际上包括了部分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等功能;“脾”实际上包括了消化系统的功能;“肺”实际上包括了呼吸系统和淋巴系统等的功能,“肾”实际上包括了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的功能。这样看来就不难明白中医五脏的病症,并不单单指五个脏器上的病症,而是还包括了它们相关联的各个系统上的疾病。

 

3、关于胃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肯定遇到过家人、朋友或是自己胃部不舒服的情况,有时候状况持续一段时间,我们会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的结果一般都是浅表性胃炎或是萎缩性胃炎。关于胃病,本书中是这样写的:胃部冷痛、胀痛、隐痛、刺痛所提示的疾病的本质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可以知道这分别是“脾胃虚寒”“脾胃气滞”“脾胃虚弱”“脾胃瘀血”所造成的,在治疗时应该分别采用“温胃散寒”“理气和胃”“培补脾胃”“活血化瘀”等不同的方法。知道了这些,再遇到家人或是自己胃部不适,就算是我们不能判断是哪种情况,至少可以多些思考,找到解决的方法。

 

4、关于性格:生病之前我是脾气很坏的人,动不动就火冒三丈,急躁、叫真,得理不让人,无人狡三分。家人、同事都看在我能干、能吃苦的份上,一般不与我计较,但我自己非常自责,时常忍着,也一直都在努力地纠正自己性格上的缺陷。生病之后我开始养护自己的身体,身体的状态好了之后,脾气也消失了,新结识的朋友还都以为我是性格非常好的人。读过这本书我才弄明白,其实以前并不是我的性格不好,而是我的身体处在一种非常糟的状态。关于这一点,书中是这样写的:由于喜、怒、忧、思、恐分别是五脏精气所化生,所以,五脏精气的充足程度也会影响人体情志的变化。如心中精气有余,则会喜笑不休;心中精气不足则会悲伤易哭、心神不宁、焦虑失眠。肝中精气有余,则会急躁易怒,甚至狂躁不安、打人毁物;肝中精气不足,则会情志抑郁、心情不舒。肺中精气不足则会出现多愁善感、忧愁难解、甚至悲伤不止。脾中精气不足,则易于多虑多疑。肾中精气不足,则多恐易惊。看过这个描述,相信对应自己的性格,很容易分析出自己的身体在哪里出现了问题(我会另找时间分析自己给朋友借鉴)。知道了身体的问题所在,我们就知道如何调理身体,让身体处在一个平衡健康的状态,我们才会有更高的生活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