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象南星

标签:
诡异野生象南星高原植物 |
分类: 花言草语 |
但它真的是一种花儿,一种我第一次见到的诡异的花儿--象南星(象鼻子花)。
大家肯定想知道我是如何弄到得到这种花儿的种子,又是如何把它养开花儿的?
请看我慢慢道来:
3月初我不是去了趟丽江吗?回程途经昆明,特意留了半天时间给自己逛花市。下了飞机把行李寄存到机场,打了车告诉司机去花市,司机把我送到离机场不足一公里处的一个花市,应该是专门对游人开放的那种,进去之后发现鲜花不多,问了摊主才知道由于云南春天大旱,导致鲜花减产。我一转眼看到有卖球根的,上面写着牡丹,问摊主,信誓旦旦地告诉会开跟图片上一样的牡丹花,我知道那肯定不是牡丹,但我当时正迷球根海棠,看那样子很像,跟人家讨价还价之后,大的8元一个,小的5元一个,我大概买了二十几个↓
回来之后我象保存球根海棠的球根那样保存它们,到了四月初,看它们小芽点要冒出来了,我就像种球根海棠一样把它们种了下去了↓
等与它们一起种下去的球根海棠发芽后,我就知道它们肯定不是了。它们的生长速度太慢了,四月初种下去,直到6月中旬芽才长大一点点,我实在无法看着二十多盆花都这个样子了,等母亲有院子的同事端午节回去的时候,我把那些球根挖了一半让她带回去了↓
到了7月中旬,它们的叶子终于冒出来了,可是紧接着就长出来一个虫子似的东西,难道它是花苞吗?↓
再过些日子那虫子样的东西终于长出来了,它们真的是花儿!我发微博问了植物达人,知道了名字叫象南星(象鼻子花)我在网上搜了这种植物,它竟然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野生植物↓
知道它们是野生的植物,我非常沮丧,不过当我看到它们那美丽的花纹,又感叹大自然的杰作,想到自已有机会欣赏到高山的野生花卉,也就非常开心了↓
估计是因为它的花蕾很像象鼻子,所以它有这样的名子↓
送给同事妈妈的也已经开花了,说是有很多邻居前去观看,大家都连连称奇↓
以下的内容是我GOOGLE的
种拉丁名:Arisaema elephas Buchet
种别名:大麻芋子、麻芋子(云南巧家),银半夏、大半夏(云南丽江),黑南星(四川峨眉、普格、雷波),虎掌(四川雷波),半节烂(四川凉山),三步跳(四川叙永),水包谷(贵州威宁),象鼻子(西藏林芝)
科中文名:天南星科
属中文名:天南星属
属拉丁名:Arisaema
中国植物志:13(2):144
模式采自:云南洱源
是否栽培:野生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块茎近球形,直径3-5厘米,密生长达10余厘米的纤维状须根。鳞叶3-4,内面2片狭长三角形,长9-15厘米,基部展开宽可达5厘米,绿色或紫色。叶1,叶柄长20-30厘米,黄绿色,基部粗可达2厘米,无鞘,光滑或多少具疣状突起;叶片3全裂,稀3深裂,裂片具0.5-1厘米的柄或无柄,稀基部联合,干时二面黄绿色,中肋背面明显隆起,侧脉斜伸,向边缘远离,脉距1-2厘米,集合脉距边缘0.5-1.5厘米,网脉明显;中裂片倒心形,顶部平截,中央下凹,具正三角形的尖头,向基部渐狭,宽远胜于长,长(5-)9-9.5厘米(包括5-10毫米长的尖头),宽(6-)10.5-12.5厘米;侧裂片较大,长6.5-13厘米。宽(5.5-)11-13厘米,宽斜卵形,骤狭短渐尖,外侧宽,基部圆形,内侧楔形或圆形。花序柄短于叶柄,长9-25厘米,粗3-5毫米,绿色或淡紫色,具细疣状凸起或否。佛焰苞青紫色,基部黄绿色,管部具白色条纹,向上隐失,上部全为深紫色,管部圆柱形,长2.4-6.5厘米,粗1.8-2.6厘米,喉部边缘斜截形,两侧下缘相交成直角;檐部长圆披针形,长4.5-10厘米,宽3-3.5厘米,由基部稍内弯,先端骤狭渐尖。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1.5-3厘米,花序轴粗可达8毫米,连花粗1.5厘米,花疏,附属器基部略细成柄状,或几无柄,中部以上渐细,最后成线形,从佛焰苞喉部附近下弯,然后之字形上升或弯转360度后上升或蜿蜒下垂;雌花序长1-2.5厘米,下部粗1.2厘米,附属器基部骤然扩大至5-7毫米,具长5-10毫米的柄,余同雄序附属器。雄花具长柄,柄长2.2-2.5毫米,花药2-5,药室顶部滆合,马蹄形开裂;雌花:子房长卵圆形,先端渐狭为短的花柱,柱头盘状,密被短绒毛,1室,胚珠多数(6-10)。浆果砖红色,椭圆状,长约1厘米,种子5-8,卵形,淡褐色,具喙,果序轴海绵质,圆锥状,基部粗2.5厘米。花期5-6月,果8月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