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到丽江

标签:
丽江慢生活客栈酒吧商家 |
分类: 行像色影 |
今天早上被唧唧喳喳的鸟儿唤醒,睁开眼睛,竟然被从门缝里挤进的一道强光刺了一下,仔细看才发现,木门靠近把手的一端,有一条很大的缝隙。昨天晚上到时天黑了,没太留意房间的结构,这间屋子在二楼,大概有四十平米,顶棚是木头的,家俱也是木质的,就连卫生间的澡盆也都是那种木头的。打开门,立刻泄进一地阳光,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站在二楼回廓往下看,不大的院子里满是阳光,暖暖的,没有丝毫冷意。
看下表已经是9:30了,洗漱完毕下了楼,到处静悄悄的,老板在客厅里坐着,看我过来打了招呼,问怎么起这么早?并告诉说这里人的习惯是早上10点以后才起床,开始活动的时间都是11点以后了。晚上都要在零晨1、2点钟才入睡,就算是起来早了,11点之前大街上也不会有人的,店家不开门,不过出去拍照还是不错,不会有太多的人闯入镜头。
我倒是没出门拍照,坐下边吃早饭边跟老板唠了起来。开这家客栈的老板,是摄影群里的朋友介绍给我的,他是南京人,四十多岁,曾在某国际电器公司工作,爱好摄影,一年前在第四次来丽江后,辞职盘下了现在的客栈。客栈只有六间房,我估算了一下他的收入,他竟然说刨去费用还没有那么多,但在这里没有压力,又可以有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像以前在职场那样心力交瘁,人感觉很舒服。说如果不是因为孩子上学,就把家人都接到这里,那样他不用来回两头跑,就更轻松了。
我说很佩服他有这样的胆识,那样的决定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他说在这里开客栈的,多半都是像他一样的内地人,过来旅游之后喜欢上这里的慢生活,喜欢上这里的空气和山水,喜欢上这里的古城风韵,盘了客栈或是店面,边做生意边享受这里的慢生活,渐渐地当地人多半都把房子转让出去了,他们倒是搬离古城,去新城那边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去了。
差不多有11点多钟了,我出了客栈,沿着五彩石头小路漫无目标走着,心想自己这几天也要彻底体验一下慢生活。古城里的街道跟乌镇、西塘都差不太多,窄窄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只是规模要大得多。石板路、小桥、流水...... 有一点要说的,是这里的河水很干净,里面还养着锦鲤,大概是玉龙雪山的雪水融化的才有这样的水质。估计因为是周末的原因,不是旅游旺季的古城里也挤满了游客。这里的商家出售的最多的是色彩艳丽的披肩、服饰,我看多半不是像标注那样手工制作的,只不过旅游的人都喜欢从景点给亲人朋友带回礼物,至于有没有用途,喜不喜欢就另说了,只因为是心意。
我闲逛到2点钟,找了家店要了碗米线,可能这里的米线是正宗的,跟我在大连吃的味道不一样。吃饱了肚子赶紧往回走,回到客栈美美地睡了个下午觉。醒来差不多5点钟了,按了茜的电话,告诉我晚上要到四方街一带去看看,那里热闹。搁下电话,我就又出门向四方街出发,这次我先看了地图,弄清了大体的方向。我先在五一街逛荡了一圈,卖的东西都差不太多,看到一家卖驼铃的,那声音真好听,我站在店里听了半天才离开。有很多买牦牛肉干的店,说是丽江的特产,我买了一包边走边吃,味道跟平常吃的没什么区别。
到四方街的时候天差不多要黑下来了,那里有个小广场,不大,挤满了人,欢快的音乐夹着人们的欢笑声,让古城的夜晚动了起来。小广场的中央点了篝火,穿民族服装的纳西族人与游人围着圈儿在跳舞。我看了会热闹,沿五一街往回走的时候听到有女歌手在唱老旧的歌儿,循声望去,是从一家位于二楼的酒吧里传出来的,我上了楼,酒吧里的人不多,让服务员帮我找了个靠后的位置坐下。丽江的温差很大,中午阳光强烈的时候能有20度,晚上也就有7度左右,我没格外加衣服,有些冷。要了杯热牛奶,捧着边喝边听《小城故事》、《童年》,还有《传奇》、《因为爱情》......差不多10点钟的时候,酒吧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估计丽江的夜生活开始了,我起身离开,今天晚上我是那个酒吧里第一位离开的客人。回到客栈,写下这些文字。
明天,精彩继续
PS:非常遗憾的是客栈里的网路异常地慢,如果在博客里上传一张片片,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无奈,片片等我回去再补上,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