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尽管之前见过很多博友在博里发的片片,但是能置身其中,还是有番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尽管这个季节已是淡季,但古镇上旅游的人群还是络绎不绝。很喜欢这里的商家小贩,个个都不急不躁地或端坐在辅子里,上网看书,或双手不停地忙碌着。做各色小吃,有人问价就抬头说声,没人问也不急于吆喝或是招揽客人。真希望有多些时间在这样的地方待上几日,慢慢地体味古镇的生活,可惜自己只能是匆匆的过客......
临水而建的房子让像我这样的北方人大开眼界,身临之前只能在电视、杂志里看到的场景,如同置身梦境一般
这些房子多半一面是店辅、饭店或是旅店,一面是当地居民居住的地方

宁静而祥和
有很多这样的酒吧,如果多些时间,坐在里面喝喝咖啡喝喝茶,一定很惬意

也有很多写着这样的话的厨窗

千年沉淀.现代生活

以下内容是我GOOGLE的
西塘,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相交之地,故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
位于江、浙、沪三地交接处,隶属于浙江省嘉善县的江南古镇西塘,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古镇区9条河道纵横交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在其中有27座古桥将市镇连通。古镇在春夏秋冬、晴阴雨雪的长久年代里,始终呈现着一幅,人家在水中,水上架小桥,桥上行人走,小舟行桥下,桥头立商铺,水中有倒影的不断变幻的水乡风情画。
西塘坐落在水网之中,这里的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或是民居、馆舍,在建造时对面积都寸寸计较,房屋之间的空距压缩到最小范围,由此形成了120多条长长的、深而窄的弄堂,长的超过百米,窄的不到1米,形成了多处“一线天”。与此同时,街道弄堂的名称均形象地体现出古镇商贸的繁荣和弄堂的特色,如米行埭、灯烛街、油车弄、柴炭弄、石皮弄等数十个称号与当年的商贸、建筑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西塘在唐、宋时期就已形成村镇,到了元、明朝时,西塘凭借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经济基础和水道之便,发展成一座繁华、富庶的大集镇,窑业、米市、食品、制陶业等行业日益兴旺。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