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中生托福sat直接申请美国大学 |
分类: 高考有约 |
近几年来身边有越来越多考入重点高中的的孩子,不参加国内的高考,而是直接去美国读大学。以前我没有关注过这方面的事情,今年格格考入重点高中后,老三让我有时间帮她留意下这方面的信息,如果可能,准备让格格也直读美国的大学。前阵子碰到公司的同事李先生,已经知道他那今年毕业、跟格格读同一所高中的女儿,8月末去美国读大学了,我跟李先生说自己对这方面的信息一无所知,今年升入高中的外甥女也准备按这个模式走,请他就女儿直接去美国读大学前如何准备的问题,简单地先给我介绍了一下。最近一直没有机会跟老三讲这些,今天就先把李先生的谈话内容整理下,记录在这里给她看,如果同样有这方面打算的家长也可以顺便了解一下。
对于有打算直接去美国读大学的孩子,如果想申请到美国排名前50的学校的话,那么几乎从进入高一起,就要开始着手准备。在高一的寒假期间,要开始参加雅思或是托福的考前培训。李先生的女儿是参加了雅思考试(李先生建议参加托福考试)。那么在高一的下半学期,参加第一次托福(或是雅思)的考试,这次考试可以算做练兵,考后15天能知道分数,一般孩子都不会满意自己的第一次成绩。那么可以在高一结束后的暑假再参加第二次托福(或是雅思)考试。
接下来就进入高二了,这期间除了学校正常的文化课学习外,就要开始着手准备SAT考试了。对于大部想直接去美国读大学的孩子来说,想拿到SAT的高分,本身已经掌握的知识应该是不成问题,主要问题是英文的词汇量,这是衡量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SAT是否取得高分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准备考SAT的孩子必须在提高自己的词汇量上狠下功夫。这个不能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努力记忆。掌握了要求的词汇量之后,再通过做模拟题了解考试的模式与答题的要求等。因为亚洲地区SAT的考点只在台湾、香港和新加坡设立,大陆学生通常只能去香港或是新加坡考试,那么这个准备一定要充分,如果需要第二次考试的话成本就太高。总之要在高二学期结束时拿到SAT的成绩。也有的学校不需要SAT成绩,只看托福或是雅思,这个一定要根据自己定向学校的要求提前了解清楚。
进入高三的暑假,就要开始寻找值得信任的、专业的中介公司,评估申请状况,根据孩子的成绩选择合适学校,制定申请方案,李先生说其实这一步也完全可以自己在网上申请,不通过中介公司,只是一般的家长与孩子心里没有底,想稳妥还是通过中介。接下来与老师联系推荐信、准备相关文件,撰写申请文书,网申,快递申请材料。这些事情一般根据学校的要求在12月中旬前结束,这是美国申请第二年秋季入学的期限。也有些学生会在高二的时候就提出申请,提前拿到录取通知,只是美国的大学入学是需要高中毕业证的。国内的学校都是在高三结束时发放毕业证,因此也只能等跟国内大学同步的时间进入大学了。
第二年秋天入学的录取通知,基本上在头一年的年末就能拿到(ED或是EA,RD会在下一年的四月前),接下来进入高三的下学期,就可以办理留学签证、订机票、安排食宿等事宜了,并于8月末离境,正式开始留学生涯。
PS1:上面的内容是根据李先生的谈话整理出来的,只是浅显地让老三和有这方面的打算的家长先做个了解,如果最终做出直接去美国读大学的决定的话,那么一定还要做进一步的咨询。其实写到这里的时候我还在想,格格真的能一个人出国读大学吗?不敢想像!至今为止老三就像只老母鸡一样把她拢在翅膀底下,任何事情都不放手让她自己去做,每天早上恨不得把她送到教室里,晚上再接回来。不管是去参加任何活动,老三都要亲自护送,我时常对老三说:“格格一个人都不会过马路,你怎么可能让她去留学?除非你自己能陪着去。”曾经跟格格谈过,其实孩子什么都可以自己做,只是老三不放心......
PS2:阎虹在留美小试验(4)中的问题:
如果只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因为自己是学英文的,多少年来从影视、小说、媒体甚至在美国生活的朋友当中了解的美国社会情况,最有助于我理解、接受美国的价值观。很多年轻人都以为美国是天堂,去了美国不用努力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而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其实不管在哪里,如果不努力,都不会有收获的。如果读美国的长春藤学校,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情况大有人在。我时常鼓励我们家的孩子出国读大学或是研究生,但我从来都告诉她们那样的话得准备吃更大的苦。美国并不是遍地黄金,如果单从生活上讲,现在在国内反而更舒适些,只是人还是要有更高的追求。对于想让孩子出国读书的家长,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要不断地让他们了解美国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生活,就算是一些小事情,比方说不打探别人的隐私,注意餐桌礼仪,正当地保护自己的权力等都要及早地让孩子了解。这样当孩子去美国留学时,就能很快适应美国的生活。
PS3:2010年10月20日
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早上收到的二宝她爸的短信:Happy wedding anniversary to my dear.22 years is not
a long time in our life time.Hope could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