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宝的初中是在本市一所著名的中学念的,这所学校重点高中升学率高,许多家长都不惜重金让孩子借读到这所学校,因为那里正好是我们家所处的学区,所以二宝别无选择地上了这所中学。
二宝从四岁零两个月就开始接受音乐方面的培训,到初中的时候,她对音乐已不仅仅是喜欢,可以说是十分痴迷。初二的时候她就很坚决地表态将来要报考音乐学院,那时候还不象现在这样,有那么多的艺考生,我与她爸反复商量,也就同意了。考虑到北京户口等问题,决定初三时送她到北京备考音乐学院附中。
初三开学前,我到学校找到L校长,把孩子的情况说了一遍,哪知校长坚决不同意,说他们学校从来没有这个先例,这样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如果坚持要去北京的话,那只能把孩子转到其他学校。那时到北京报考音乐学院附中的外地学生,需要有户口所在地参加中考的成绩做为文化课的参考,所以我跟校长说我们不能转学,必须回来参加中考。在几次面谈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只好找了熟人帮忙,最后总算是答应并给开了去北京借读文化课的证明。
谁知节外生枝,二宝在北京待了一个学期,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她的声带出现水肿,大夫建议休声一段时间,我也只能把她带了回来。与她爸权衡利弊,最后决定还是让孩子在大连念完高中再说。于是初三下学期开学前我又几次到学校找到L校长,说明情况。校长的脸色非常不好看,因为有熟人帮忙,就说等开学时再说吧。开学第一天,二宝她爸特意从天津塘沽赶回来,我记得很清楚,他那天还穿了正装,打了领带(平常他不工作时都是很随便着装的)。我们两个人一起带了二宝去见校长,谁知一见面,L校长就说:“你们现在怎么又这么着急呀,今天刚开学,事情多,等等再说吧。”二宝她爸跟校长说,临近中考了,不想再耽误孩子的时间。“那么你们早干什么了?”这种情况我想再多说也没有用,我们只能无声地看着校长。
后来校长叫来教务主任,商量了一下最后写了一个协议让我与二宝签字,大体内容是一模考试所有科目必须达到及格,否则就不可以在本校参加中考。当时我也有顾虑,一是担心二宝的物理与化学成绩,二是学校那一届学生近千人,肯定也有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孩子,不让中考,是否合理?但为了让二宝能在当天上课,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签了字。
三月末就是一模考试,二宝在考试之前心理负担就很重,担心考不好不让中考,我与给她补课的物理和化学老师谈过(这二位老师都是区里的教研员),她们说及格没有问题。可是成绩一出来,物理与化学都考到50多分。知道了成绩之后,我和二宝都忐忑不安。我给二宝她爸打电话,问怎么办,我要不要找校长再谈一下。他说:“你不要用女人的思维去考虑这件事,校长当时让我们签字,也是要督促我们抓紧孩子的学习,让孩子不能松劲。全校那么多学生、那么多事情,她哪里会天天记着咱们这点事?你如果主动去谈了,反而提醒她了。”听他这么一说,我感觉有道理,也就不去管它了。
谁知4月15日一早把二宝送到学校,我刚进办公室坐好,二宝就打电话来了,电话里什么也不说只是哇哇大哭,反复问怎么回事,最后总算问明白了,原来是一早L校长把她叫了出去,告诉她不用参加中考了。我听了就让她先回教室,回头我给她班主任老师打了个电话,班主任老师说她不知情,校长是直接找孩子的。我问她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她说你还是再找校长谈谈吧。
我思考了半天,心想自己没有主动与校长谈这件事,已经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地步了,现在L校长已经先找了孩子,我再去谈这件事,那么就更加被动。如果我选择不回应,校长肯定会再找孩子,孩子的文化课本来就有问题,整天再为这个事提心吊胆,成绩还怎么提高?想来想去,我利用中午时间给校长打了一封信,然后叫来特快专递,告诉投递员一定要亲自交到L校长的手中。后来接到投递员的电话,说是已经送达。
晚上回家的时候,二宝的两只眼睛哭得肿肿的,说是一天也没有听进去课。我告诉她说:“没有问题,以后校长肯定不会再找你了,你就好好学习吧。”她半信半疑。
从那以后L校长确实没有再找过二宝,也没有找过我。二宝最后也以每科都及格的较好成绩考入公立普高。二宝一直问我是怎么处理那件事的,我都没有告诉她,我也从没有给她看过那封信,我只是告诉她只要专心学习就好,其他的事情就不要管了。
下面是我当时给校长写的那封信:
L校长:
您好!
我是二宝(这里原来用的是学名)的妈妈,几次打扰您,真是很抱歉。关于孩子这次考试,我上周六就已经知道成绩,一直想与您沟通一下,但很怕再次打扰您。今天上午孩子来电话说您已经找她谈了,不让她在学校参加中考,因为我们当初已签字。孩子哭得很厉害,她一直惦记着那个签字,这次考试之前思想负担就很重,总是担心考不及格怎么办,在那种情况下我只能劝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就好。L校长,如果您一直在关注她,您就应该知道她本身并不是那种调皮捣蛋、不努力学习的孩子,尤其是从北京回来之后,她一直很用心学习文化课,我各课也都给她找了一对一的老师补课。
L校长,二宝四岁零二个月就开始接受音乐培训,她在这方面有兴趣,接受得很快。但是文化课的成绩确实一直不理想,如果想让她考入清华、北大,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对于我的孩子,成功,也许需要换一种方式,我们也是考虑这些因素,才同意让她将来报考音乐学院的。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校长,您也许知道每个孩子的智力是不一样的。钱钟书先生当年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被外文系破格录取。如果当时因为他数学成绩不好而没有录取的话,那么我们不就少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了吗?我们怎么会读到那么多精品的小说和翻译作品呢?如果让钱学森先生去学习音乐,我们国家就会少了一位科学家;而如果让蒋英老师去钻研理科,那么我们国家就会少了一位伟大的音乐教育家和歌唱家,相信这些名人的佚事您都是知道的。
其实在目前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能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就我而言,我希望我的孩子音乐专业能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文化课能考上清华、北大。但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一个学习音乐的孩子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来练习、细磨每一个作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哪一方面都不舍弃的话,最终只能是哪一科都得不到好成绩。
说实话,我与她爸爸也都算是“知识分子”,也都是极要强、要脸面的人,我们绝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考时考不及格。我们会尽全力帮助她,这一点请您放心。
L校长,孩子对您一直是又敬又怕,有时在学校如果与您打招呼,您回应一句,回来就会跟我说她很激动。有一次回来说,L校长说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来说,如果成绩再想提高一点会很困难,但对于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同学来说,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您的这番话给了她莫大的鼓舞。
L校长,从现在起到中考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我会与孩子一起努力,争取让她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绩。我周围认识您的人都跟我说您是一位表面冷、内心热、不张扬、办事认真、特别热心帮助别人的人;我做人的原则是凡事靠自己努力,从不求人,但这次为了孩子,我恳请您能帮忙!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谢谢您对二宝的关心与帮助,耽误您的时间再次请原谅。
此致
二宝的家长:(这个位置是手写的签字)
2005年4月15日
注:蒋英老师是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和歌唱家,早年留学德国学习美声唱法,是钱学森先生的夫人,她与钱先生的婚姻一直被称为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