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视网膜效应

(2007-01-24 21:58:13)
分类: 荻花收藏
        这是刊登在《青年文摘》(2006年红版第9期,作者艾舟)上的一篇文章,读过之后可以解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同时也会让我们明白从小就培养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让孩子的眼睛里多看到一些美好的东西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长大后他们就会总是感觉自己环绕在美好的事物当中,就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的生活就会幸福快乐。
        
        记得4年前我刚回国时,首先想到要买的就是一部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后。我决定要买一部墨绿色的中型轿车。当时我的印象是一般人的车都买白色或是黑色,所以认为自己的选择很独特,而且又很有品位。正在为自己能买到一部与众不同的车而沾沾自喜时,我突然发现不论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里,甚至于我住的大楼停车场中,都看到许多与我同型、而且是墨绿色的轿车。
        我开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所以我就把我的观察与同事分享。有一位女同事当时正好怀孕,听我讲完后就说:“我倒是没有看到很多墨绿色的车。可是最近我发现,无论在哪里都会看到孕妇。我记得上个星期天在逛百货公司时,短短的两个小时就看到6个孕妇,台湾的人口出生率最近是不是有提高呢?”我与其他同事异口同声地都说没有发现孕妇有增加的现象,她看到那么多大概是很凑巧。
        后来我有一次在国外听演讲,才了解到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视网膜效应”。简单地说,这种效应的意思就是当我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加注意到别人是否跟我们一样具备这种特征。那么,这个发现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卡耐基先生很久以前就提出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大约有80%是长处或优点,而20%左右是我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而不知道发掘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常常骂别人很凶的那位仁兄,常常自己就是一位脾气很坏的人?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
        所以卡耐基先生在80年前创办卡耐基训练时,就一直强调一个人要人缘好、要受人欢迎,一定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因为在“视网膜效应”的运作下,一个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有能力看到他人可取之处。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全世界有450万接受过卡耐基训练,很多人都不了解为什么卡耐基能有效地帮助这么多有不同文化背景与不同成长经验的人改善人际关系。我猜想“视网膜效应”是原因之一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