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回来得晚些,天已经黑了。一进家门,二宝告诉我:“小妈,这下子你可以放心了,买咱们家楼下房子的人素质肯定挺高的。”“咋知道的?”“因为我看到他们家在一数大门口贴了一张告示,告示上说:‘因为近期装修会给大家带来不便,敬请原谅。’”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自古就有“远亲不如近邻”的说法,本着这个原则,我不管住哪里,都会很注意与邻里的关系,不管是住楼下还是楼上。从二宝小的时候,我就教她见到邻居要称呼人、问好,邻居如果有放在门口的垃圾,要帮忙带下去。开关门的时候(特别是早、晚)一定要轻声。二宝小的时候,我朋友的孩子也都差不多大,如果他们带孩子来,我都会事先去楼下打招呼,说因为有朋友带孩子来可能会有些吵闹,如果是赶上二宝过生日,我还会送块蛋糕下去。我对家人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晚上10点钟以后没有特殊的情况不冲马桶,这是我从一篇记录德国人日常生活的文章中看到的,诸如房屋隔音不好的问题,不光是我们这儿有,在发达国家中也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人们普遍注重这些细节问题,所以生活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如果就是有个别的情况出现,房主投诉到物业后,也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搬到现住的这个小区已经有6年了,我住的这栋楼共有6层,每层两户。由于是新楼,我们大家几乎都在差不多的时间内完成装修,住进来的时候,只有我家楼上还没有买出去。邻居们很快都熟悉了,尽管不能说处的象一家人一样,可大家也是其乐融融。
不好的心情由三年前6楼装修时开始了。是小俩口,他们买了房子开始装修的时候,正赶上我病休在家,每天楼上天崩地裂的,好不容易忍到装修完毕,以为这一下子可万事大吉了,谁知在他们还没有住进来的时候,一天傍晚听到了哗哗的水声,顺着声音找去,原来是洗手间已变成水帘洞。赶紧给物业打电话,物业公司的人赶过来,说他们家在物业留的电话号码已是空号。没有办法,物业只好帮忙把顶棚拆了,用盆接水。第二天他们过来,发现原来是装修的时候洗手间的水管没有弄好爆裂,无奈只好找来家装公司把整个洗手间全部拆掉重装。还好后来到家里看了一眼,家装公司的人也帮忙把顶棚装上了。在这个期间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倒歉的话,我无语。
他们搬过来三年的时间里,尽管家中只有两个人,可是只要人在家,天天就是咚咚响,有一天晚上我睡得糊里糊涂的,忽然一阵哗哗的水声把我惊醒,一下子蹦起来,只以为家中又发大水了,半醒着转了一圈,才知道是楼上在洗澡,由于半夜是分格外寂静,才让我以为又发水了。一次我给家里换拖鞋的时候,顺便也帮他们买了两双(布底的,走路无声,不磨地板),我说要送上去,再给他们留个条,L不同意,他说这只是个人素养问题,但如果要我们去指出也就不好了,我也只好做罢。这两个年轻人见到谁也从不打招呼,一开始,我们都会主动问好,隔壁姥姥也说开始每次都主动与他们打招呼,可都没有回声,时间长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看这小俩口也都是“小白领”的模样,谁知他们这样“不拘小节”,工作中会是什么样子。
楼下的邻居也是一家三口,年龄比我们小些。大家一直就相处得很好,有什么事儿也都会相互关照。可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女方的),前段时间卖掉了房子,去父母住的小区另买新居了。因为他们家的房子当时是被中介公司收购的,一直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新房主来。昨晚听二宝这么一说,我的心也就放下了。今早下楼的时候,果然看到大门口贴的那张告示,整整齐齐,用A4纸打印的。二宝提醒我说:“小妈,等新邻居搬来的时候,可别忘了马上去跟人家说明我练琴和练声的时间啊。”“知道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