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的个人决赛是从12日开始的,前两天由于二宝期末考试,也就没有看。周五考完后,我俩早早就准备好--开看!
我是不懂音乐的,只是因为二宝学音乐,我也十分关注一切与音乐有关的事情。能参加“青歌赛”我想是国内每个学习声乐的人的向往。前四天进行的是美声唱法的比赛,在所有比赛设置的组别中,可以说美声组的水平是最高的--不管是演唱技巧还是个人素养。二十进十二的决赛的选手让我听起来感觉不错,但我对这场比赛中的综合素质考核,感觉实在是别扭。
近几次“青歌赛”,增加了综合素质考核,内容一般是涉及各方面的综合知识以及视唱练耳,可是今年在二十进十二的决赛中的综合素质考核的内容,改为选手按给出的命题陈述一分钟,再与评委对话两分钟。对于这次改革,我实在不敢苟同,其实我觉得那一晚上的比赛,实在是难为了余秋雨老师和徐沛东老师,也许是因为第一次的原因,几乎与所有的选手都很难以沟通(记得只有一个人还可以),根本就是相互都不理解所要说的是什么。增加综合素质考核,一方面是为了考核选手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可能央视为了考虑收视率。可是如果继续使用这种形式,可能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说实话,从我自己的观点来看,“青歌赛”比的就是声乐,干吗要加一些其他的东西?如果那样就可以再举办一场“青年歌手综合赛”了。下几场比赛希望能把这个命题陈述的方式改掉,否则大家都无法专心观看比赛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