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存:[金成][旭映]清雍正珐琅彩瓷特展之一-台北故宫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9a88c70102v2jr.html
珐琅彩瓷,是指使用珐琅彩料在瓷胎上彩绘装饰纹样的瓷器。在这个以雍正朝作为主题的展览中,将从技术和装饰纹样两个面向,一探珐琅彩瓷在雍正朝的转变与发展。
附:名词解释
「珐琅彩瓷」指的是使用珐琅料,以混融中西绘法进行装饰的瓷器,生产地位于宫中造办处,清档案称呼为「瓷胎画珐琅」。
「洋彩瓷」则是在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生产,部分或全部使用珐琅料进行装饰的瓷器。
至于「粉彩瓷」,是清末民初时对洋彩作品出现的一种新的称呼。(以上为本展对这些名词的定义,但也尊重在其他讨论脉络下的不同分类方法)
清 雍正 珐琅彩瓷五伦图碗
http://s9/mw690/002PxoLtzy6METiVak078&690
http://s13/mw690/002PxoLtzy6METj7r1qdc&690
http://s15/mw690/002PxoLtzy6METjbLWKee&690
内廷恭造式样
诗语画梁
出现在这组作品底部的款识为「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青花款,和珐琅彩瓷「雍正年制」四字料款的表达方式明显有别。但因搭配的题句、印章与书写风格,都和料款珐琅彩瓷相似,因此可视为是造办处使用景德镇生产的白瓷来画珐琅的例子。
清 雍正 珐琅彩瓷花竹图盘
http://s13/mw690/002PxoLtzy6MGxh9NUg8c&690
帝王品味
经过雍正皇帝特别嘉许的装饰纹样,如青山水、赭墨山水、百花斗方山水,和孔雀纹、飞鸣宿食雁,以及经过审核同意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等装饰纹样,都可视为是表现于珐琅彩瓷的帝王品味。
清 雍正 珐琅彩瓷孔雀图碗
http://s2/mw690/002PxoLtzy6MGxqcu9b51&690
http://s8/mw690/002PxoLtzy6MGxqcj4z07&690
http://s2/mw690/002PxoLtzy6MGCBvXdD51&690
清 雍正 珐琅彩瓷青山水盘
http://s11/mw690/002PxoLtzy6MGxtmQXwba&690
http://s9/mw690/002PxoLtzy6MGxtpFm868&690
http://s10/mw690/002PxoLtzy6MGCFFFcla9&690
清 雍正 珐琅彩瓷青山水碗
http://s15/mw690/002PxoLtzy6MGxvG1Gu4e&690
http://s12/mw690/002PxoLtzy6MGxvORBNbb&690
http://s1/mw690/002PxoLtzy6MGCJmgy460&690
诗书画印
「诗」,指选录自隋、唐、宋、元、明历朝诗人的名句;「书」,是皇帝钦点写字人的书法。「画」,乃由画珐琅人执笔或转绘自院画家手稿的图画;「印」,则为呼应装饰纹样,分别由一组三个词汇所组成的吉祥佳句。
山高水长
追溯历史典故,「山高水长」用以形容古代读书人的道德风范。在这组以青绿山水为装饰纹样的作品上,印章也相呼应地出现「寿如」、「山高」、「水长」和「寿如」、「德高」、「志远」,明显地反映出雍正皇帝不仅期勉自身的德行能与寿命相始终,同时也盼望能活得像自然山水一样天长地久。
清 雍正 珐琅彩瓷虎丘山水碗
http://s3/mw690/002PxoLtgy6MGCNRsJk92&690
鸟语
麻雀、喜鹊、蓝鹊、春燕、鸲鹆、黄鹂、鹌鹑、芦雁、雉鸡、孔雀、凤凰、丹顶鹤等,都是雍正珐琅彩瓷经常看到的珍禽。它们的出现,象征太平盛世;也改变了康熙朝静谧的画面,将一幅幅珐琅图画装点得热闹非凡。
清 雍正 珐琅彩瓷蓝鹊竹石碗
http://s16/mw690/002PxoLtzy6MGCTaw3R4f&690
花香
梅、兰、竹、菊、玉兰、海棠、牡丹、月季、芙蓉、桂花、石榴、天竺、水仙、萱草、山茶、杏花、桃花、莲花、红枣和灵芝等,五颜六色、枝态婉转。不仅种类更胜康熙朝,同时也象征四时长春。
清 雍正 珐琅彩瓷五色牡丹碗
http://s1/mw690/002PxoLtzy6MGDiX7hK50&690
清 雍正 珐琅彩瓷黄地莲花碗
http://s6/mw690/002PxoLtgy6MGDyzPdXd5&690
清 雍正 珐琅彩瓷节节报喜把壶
http://s16/mw690/002PxoLtgy6MGDBXMhF1f&690
清 雍正 珐琅彩瓷玉堂富贵盘
http://s15/mw690/002PxoLtzy6MGDFCl8q5e&690
珐琅彩瓷的用途
根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皇帝不仅将装饰着「精细」、「秀气」纹样的珐琅彩瓷送给素有邦交往来的蒙古和西藏的王公贵族,同时也降旨配匣作为典藏品,以备永远传世。
雍正皇帝继承康熙皇帝企图超越西洋的想法,自即位后持续推动画珐琅产造。在怡亲王允祥襄助下,不仅自行炼料,同时透过督陶官年希尧办料、觅匠,让造办处与景德镇御窑厂密切交流;影响所及,御窑厂产烧的洋彩瓷器在用料和纹样布局上,也出现与清宫珐琅彩瓷相似的特色。
魅力金红彩
清宫料款
雍正珐琅彩瓷烧制过程中,彩绘纹样和写款的工序几乎都在造办处中完成。以蓝色珐琅料在作品底部书写「雍正年制」四字款识者,属于清宫料款组,代表它们绘烧于造办处。
清 雍正 琺瑯彩瓷紅地翠竹碟
http://s16/mw690/002PxoLtzy6MFP2Uu3t8f&690
http://s5/mw690/002PxoLtzy6MFP305M0c4&690
http://s6/mw690/002PxoLtzy6MFP3fTzn05&690
景德镇青花款
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都非常重视珐琅彩瓷,影响所及,使得景德镇自康熙朝以来即产造作风与宫廷相似,但器底写有青花款识的作品。产烧于康熙朝的作品,器底写「康熙御制」,而雍正产烧者则写「雍正御制」。一方面暗示康、雍两朝的传承关系,另一方面也标志出它们绘烧于景德镇御窑厂。
清 雍正 洋彩瓷紅地四季花卉鍾
http://s16/mw690/002PxoLtzy6MFP61Vj9bf&690
http://s14/mw690/002PxoLtzy6MFP659BX6d&690
http://s9/mw690/002PxoLtzy6MFP688ZO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