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婴幼儿产品遭遇“毒”变
(2009-03-18 13:09:41)
标签:
美食 |
分类: 时尚产业 |
强生婴幼儿产品遭遇“毒”变
消费者:已有一半以上网民不会购买强生产品
美国的检测报告公布后,新浪网发起了一项“关于您是否信任强生等品牌婴儿卫浴产品”的调查,至记者发稿时已有4万多网友参加投票,其中四成多网友直接表示“不信任”;在同期展开的“您是否会继续购买强生等品牌婴儿卫浴产品”调查中,有超过六成网友表示“不会”,只有一成五左右网友表示会继续购买。
据悉,目前强生婴儿产品已在台湾、上海一些大卖场下架。中国新锐实战营销咨询专家、高度营销咨询机构总经理周涛预测,如果强生再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相关的说法,那么广州、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商场为维护自己的形象,估计会有相应的下架行动。而记者昨日走访广州的好又多、百佳、华润万家和吉之岛等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强生婴儿卫浴用品仍然正常销售。
记者随后就强生婴儿卫浴产品怀疑有致癌物质随机采访了多位妈妈,十位妈妈当中有八位都表示,无论强生婴儿卫浴用品是否安全,都不会让孩子继续使用。其中一位李妈妈坦言,对于娇嫩的宝宝来说,自己作为妈妈,肯定是宁可信其有,以此确保自己孩子的安全。
业内专家:“三个月内强生销售可能会急降”
毫无疑问,中国人认识儿童化妆品是从强生的BABY沐浴露开始的。而消费者选择与购买婴幼儿品牌的排序依次为--强生、小叮当、六神、大眼睛、鳄鱼宝宝。其中强生的比例高达43.4%,属强势品牌,其忠诚度与美誉度都比较高,可见其品牌的一家独大。中国新锐实战营销咨询专家、高度营销咨询机构总经理周涛在分析国内的婴儿用品市场时曾指出,强生依靠其强大的实力成为独占鳌头的霸主,在一些其他品牌的专卖店甚至也能看到强生的身影,对此的解释是顾客点名要强生,店家不得已才进货撑门面,而在广告投放上,强生的费用也无人能及,这就使强生理所当然地成为各经销、零售点的抢手货。相对其它几个弱势品牌,虽然在区域市场有一定份额,但总体而言,没有形成大气侯。
然而,在消费者消费神经如此脆弱的今天,“有毒风波”会给强生以及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强生在这个事件中表现如何?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资深的营销专家。高级营销专家林景新认为,此次事件将对强生产生比较大影响。他指出,在毒奶粉事件余波未了的当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非常敏感,媒体也高度关注,所以强生在此时出现问题,无疑容易成为典型。“现在不少消费者利用BBS、博客等网络媒体声讨强生,令到危机事件的传播扩散非常迅速,很快会成为燎原之势。”对于受影响程度,他则认为“在三个月内,会令强生此款产品的销售急剧下降”。但他同时指出,毕竟强生品牌影响力大,以及还是有不少忠诚消费者,估计半年后,其市场表现会慢慢恢复——当然前提是,在这半年中,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强生的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对于此事件,周涛也指出,首先这个事件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打击很大,对强生品牌也很有伤害;其次,强生公司对于此事件的应对不敏感,态度不用心,“当消费者消费信心大受打击的时候,强生应该积极地进行相应的公关措施,但可惜目前还没看到他们有太大的动作。”最后,他还认为国家有关机构也应该站出来给消费者一个说法。他预测,如果强生及国家有关机构仍然没有太大动作的话,强生的销售肯定会有极大的影响。而亚洲PHPC个人护理及家居清洁用品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谷俊则认为,这个事情对强生的影响是短期的,长远应该不会有,“短期内会使得一些消费者不使用强生,但强生做了这么多年,消费者忠诚度比较高。强生在这个市场上连续4年接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并且产品多达几十种,从基础系列延伸到了像按摩油这样的高端系列。另一方面,强生以药品公司这一大背景,在品牌上拥有药品概念的安全、温和保障;同时也构建了全球统一的和医院相结合的营销模式。这在婴幼儿用品市场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价值链,如同一个壁垒一样在第一时间阻挡了其他产品。”
对于整个行业的格局,周涛还指出,这个事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强生下去了,其他品牌就有机会了”,因为这个事件的打击是针对整个行业的,“我认为目前其他品牌尤其是国内品牌应该要做的是,赶紧进行相关质检,做好产品的公信力。”
事实上,在国内儿童化妆品市场,强生占有绝对市场份额的时代已经逐渐过去,国内品牌与强生争夺天下的新竞争格局正在形成,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国外瞄准中国市场的儿童品牌越来越多,一些国际儿童品牌如“米老鼠”、“小猪斑纳”等,已与国内知名的化妆品厂家合作开拓中国儿童化妆品市场。
专家:“大公司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应该”
据了解,此次“有毒风波”的成分主角是甲醛和对二恶烷,甲醛是基因毒性物质,可以导致基因变异;而二恶烷在人体内有积蓄作用,不断积蓄的结果将最终对人体造成危害。
卫生部化妆品专家杜达安告诉记者,在2007年版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甲醛是限制使用的物质,即其含量不能超过一定标准;而对二恶烷则属于禁止使用物质,即禁止生产商在化妆品中添加该物质。同时他指出,“在禁用物质的问题上存在风险评估,也就是说生产商并没有添加该种禁用物质,但在某种环境或情况下可能会产生这种物质,这就需要进行评估,必须也在安全范围内。”
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署名的一份声明中称,“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组织发现的微量化合物成分,是来源于我们为保证婴儿产品的温和质地并避免细菌繁殖而采用的产品生产过程的副产物。”全国化妆品质量管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齐昆鹏则认为这个理由有点牵强,“婴儿用品要求的纯度很高,作为一个大公司确实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这里也不排除是不纯的原料带来的禁用物质,但发生在一个大公司身上也是不应该,他们可以要求原料商提供相应的原料纯度证明。”
专家们还指出,产品含甲醛和对二恶烷并不是婴幼儿化妆品市场的普遍现象,国家对于婴幼儿产品的检测指标还是比较严格的,市场上的婴幼儿产品一般来说都是比较温和的。